91岁的某朗桑姆家住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街道办事处岗村,她十分健谈,喜欢唱歌,是村里的“开心果”。可是在旧西藏,她却开心不起来。
某朗桑姆的父亲是当地农奴主的马倌。由于白天马吃饱了,喂夜草时马不吃草,脖子上的铃铛就不会响,农奴主便认定是马倌没喂马,经常毒打她的父亲。年少的某朗桑姆会哭泣着安慰爸爸,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在资源匮乏的旧西藏,白天,农奴主的田地优先灌溉,然后才能轮到像某朗桑姆一样租种田地的农奴。老人回忆道,“我们只能在晚上去浇,水太少,庄稼都干死了。”秋收后,农奴主用低价收购粮食,剩下的青稞远远不够某朗桑姆全家的口粮用度,还得向农奴主借。
1959年,西藏开启民主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某朗桑姆获得了新生。“在旧西藏,连糌粑都很难吃饱。”某朗桑姆奶奶话锋一转,“可现在,各种蔬菜都有,内地运来的食物应有尽有。”老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