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喧闹的市井中,有一位年轻的创业者,名叫次仁。1993年出生于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的他,虽然年仅32岁,却已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作为家中7个孩子中的老四,次仁早早便立志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谈起与厨艺结缘的契机,次仁的记忆回到2009年。那时初到拉萨的他四处求职无门,最终在一家藏餐厅当上保安。正是这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我遇见一位特别好的厨师长,”次仁回忆道,“我恳求他收我为徒。”这个决定源于他对未来的清醒认识——保安工作难有发展,而厨艺却是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手艺。
在藏餐厅学习3个月后,师傅把他推荐到更高的发展平台——拉萨饭店,在此8个月的系统学习让他初窥烹饪门径。随后,一个难得的机会降临:通过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项目,次仁得以前往成都锦江饭店深造3个月。这次成都之行让次仁深刻认识到西藏与区外餐饮行业的差距,“从厨房的环境到厨师的职业素养,差别太大”。次仁说。
怀着对技艺的渴望,次仁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拉萨饭店辞职,只身前往广州继续深造3年。这段经历让他完成从学徒到专业厨师的蜕变。
就这样,积累了近10年经验的次仁在团结新村开设了第一家餐厅。但由于经验不足,未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然而,这次挫折并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对餐饮行业有了深刻理解。经过反思,次仁将目光投向尼泊尔餐。
“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藏餐虽然味道好,但装盘不够美观。”次仁分析道,“很多游客其实难以接受地道的传统藏餐。”基于这样的洞察,他在自己的comodo艺术餐厅率先尝试将藏餐与中餐、西餐乃至尼泊尔餐融合,用西藏特有的牦牛肉、藏鸡、藏香猪等食材,结合现代烹饪技法与摆盘艺术,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餐饮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建成萨泊瑞尼泊尔餐厅。
从保安到厨师,从学徒到创业者,从传统藏餐到新派融合菜,再到尼泊尔餐,次仁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这位年轻的餐饮人用十余年的坚持诠释着对美食的理解与追求。在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西藏年轻一代创业者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也看到了传统餐饮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全新表达。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