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高是制约西藏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难题。然而,西藏钻源科技负责人朱宏伟却算出了另一笔经济账:“通过保税区进口转内销的物料补贴政策,加上聘用本地大学生满三年可享受社保退税优惠,综合算下来,在藏办企成本反而更具竞争力。”
钻源科技在四川、深圳均有公司,在藏投资的主要任务是开拓南亚市场。西藏钻源科技的首个芯片保税加工项目投产运营,填补了西藏芯片产业空白。今年,通过生产尼泊尔的诺基亚配件和内销零件,西藏钻源科技预计收入1亿元左右。
去年公司投产以来,因为高原干燥、气压低的缘故,生产过程并不顺利。“企业碰到问题,找保税区领导就行,他们会帮忙协调解决,免去我们东奔西跑、问题可能得不到解决的风险。”朱宏伟说,拉萨的营商环境跟四川、深圳差不多,办理业务速度快,服务也舒心。
近年来,我区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推进工作部署。连年研究制定西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出台了政企(季度)交流座谈方案、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10亿元以上签约未开工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包保机制等一系列为企服务政策举措,促进全区营商环境较大改善。
目前,西藏正在加力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实现与25个国家部委、220个业务事项对接。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8.5%。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27家区直单位已完成1129项事项进驻工作。
近日,在拉萨高新区服务中心,企业主吴江南用时20分钟就完成新公司注册,该中心的企业智能审批一体机通过接入deepseek大模型应用场景,让企业注册从原来的一个工作日缩短至20分钟。“我们当场就拿到了营业执照等证件,马上就可以开展经营活动。”吴江南说。
说办就办、马上就办。近年来,我区上线各类智能终端设备175台,完善市场退出制度,优化注销流程,实现注销“一网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施工许可办理等办理流程进一步简化,积极推广“交地即交证”服务改革。我区市场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建设环境高效有序。(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新业态加新场景的应用,是我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生动注脚。企业设立之初优化流程,企业发展过程中送政策上门,企业遇到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会商协调解决,这种全过程服务,营造了生机勃勃的发展环境,让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来到西藏开疆拓土,为高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截至2024年底,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55.70万户,同比增长11.43%,全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90%,增速全国第一。
今年,对如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初步建成全区标准统一、多级覆盖、多渠道融合的“一门、一网、一线”政务服务体系。
一季度,我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针对“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检查”等问题,制发《西藏自治区2025年度综合执法事项清单》,统筹制定部门联合执法计划,着力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为企业减负增效;在优化和精简办事流程方面,进一步缩短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时限,如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由法定6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地质灾害治理责任认定”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减至14个工作日。
在助企纾困方面,自治区持续推进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相关政策,采用“免申即享”方式,及时发放稳岗返还资金,截至3月底,全区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和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597万余元,惠及企业647家次、稳定岗位1.15万个;在拓宽政商交流渠道方面,通过定期召开政企交流座谈会、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开展投资促进工作调研等方式,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协调解决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
随着今年一季度全区非公经济主体突破55.51万户(同比增长11.54%),西藏正书写着高原特色的发展故事,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雪域高原的经济地理正在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