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适当生活水准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基,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五条规定: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西藏自治区立足高原实际,坚持民生优先,通过系统性政策保障和务实举措,在消除贫困、改善住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力保障了各族人民的基本权利,探索出一条符合西藏特色的人权保障道路。
一、消除绝对贫困,筑牢民生根基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是国家保障人权面临的重要任务。西藏曾经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将消除贫困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下,不断创新减贫手段。建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机制,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分类制定帮扶方案。针对高原农牧区特点,发展青稞种植、牦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建立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让牧民通过参与环境保护获得稳定收入。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社会保障部门兜底等措施,帮助各族人民掌握新技能。截至2019年底,西藏累计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4年,西藏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5%以上。西藏消除绝对贫困,是党和政府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人类减贫史奇迹。
二、保障适足住房,实现安居梦想
住房问题自古以来是民生大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西藏的住房保障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006年至2024年,中央和西藏共下达补助资金372.63亿元,用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一方面,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16.19万套、周转房9.58万套、棚户区改造24.2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0.14万套。另一方面,乡村面貌发生巨变,对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实施搬迁安置,配套供暖、供水等现代化设施,在农牧区推进危房改造,提升房屋抗震、保暖性能。2016年以来,西藏完成11.0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48.66万户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4年,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1.32平方米,较2012年增加11.74平方米。“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不再是遥远的民生愿景,而成为新时代西藏家庭的现实写照。
三、改善交通出行,畅通发展动脉
“道路通,百业兴”,便利的交通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合理出行需求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计的关键。作为世界的第三极,西藏受到高原环境的影响,交通设施建设长期落后,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突破瓶颈,西藏坚持大力推进交通便民建设,2012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019.25亿元。山区公路建设攻克冻土、陡坡等技术难题,农村客运班线覆盖所有乡镇,铁路网络不断延伸,青藏铁路延长线、川藏铁路建设加速推进。西藏公路总里程从2012年的6.52万公里增加到2024年底的12.49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从5.32万公里增加到9.48万公里。截至2024年底,乡镇、建制村通达率达100%,通畅率分别达97.99%和86.05%。铁路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701公里增加到2024年的1359公里,国际国内航线达到183条,通航城市78个。从“行路难”到“通四方”,密集的公路铁路网连接了乡村与城市,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拓宽了发展空间,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丰沛动力。
四、数字创新驱动,赋能智慧未来
数字智慧技术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推动力,具有平衡资源分配、促进权利普惠的巨大潜能。近年来,西藏推进数字西藏、智慧西藏建设,截至2024年,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和4G网络通达,所有乡镇、70%的行政村实现5G网络通达。西藏千兆光纤网络覆盖287万户家庭,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9.2万户。5G基站总数达17881个,实现移动互联网用户达331.4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214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60.5%。移动流量资费水平从2015年末的128.1元/G下降至2024年末的1.8元/G,降幅达到98.6%。西藏顺应数字化浪潮,将现代科技深度融入民生服务与治理体系,通过搭建全域覆盖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广智能终端应用、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构建起“云上西藏”发展框架,推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向高效化、智能化跃升。数字技术的普及,让各族人民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权利保障和能力建设、共享数字时代的发展成果,这正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人民性”特征的集中体现。
西藏的人权保障实践,始终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需求展开。从解决温饱到住房安全,从道路畅通到信息联通,每一步都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西藏的实践证明,人权保障没有统一模板,只有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才能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西藏的进步,是中国人权保障的生动写照,也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