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阳细心地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刘艳亭经常去看望才阳。
高高的个子,清澈的双眼,腼腆的笑容……她叫才阳,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一名眼科护士。
平日里的才阳不仅工作认真,做事雷厉风行,更是科室里的“开心果”。“才阳乐观向上,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同事经常夸赞才阳。
而才阳每一次都会说:“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医生改变了我的一生,是他们教会了面对疾病要勇敢,面对困难要微笑,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才阳的故事要从2010年开始讲起。那个时候才阳的名字还叫卓玛看珍,卓玛看珍天生一副好嗓音,从小喜欢唱歌的她,却不能放声唱歌,甚至多唱几句就会面色青紫。
上小学后,这个情况更为严重,父母带着卓玛看珍去体检,很不幸被确诊为先心病。
卓玛看珍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没有能力带我去大城市看病,我经常看见他们偷偷掉眼泪。而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选择不唱歌,在学校也从不参加剧烈运动,尽量保护好自己这颗脆弱的心脏。”
就这样懂事的卓玛看珍几年时间里没有犯过病,父母亲似乎也慢慢淡忘了女儿患有“先心病”的事情。
直到2010年,卓玛看珍考上中专。来不及感受喜悦,全家人就被泼了冰凉彻骨的冷水。入学体检显示,卓玛看珍的先心病加重,已经到了不能入学的程度。
面对如此困境,一家人仿佛掉进了深渊,而懂事的卓玛看珍还是会安慰父母:“我可以不上学,早点出去打工赚钱也一样,我的身体好着呢,放心吧!”
正当一家人打算认命,准备回牧区之时,由北京同仁医院发起的玉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救治活动如一缕阳光,让卓玛看珍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很快,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专家团队来到玉树州,一家人匆匆赶到医院,见到了同仁医院齐弘炜主任。
经过初步检查,卓玛看珍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必须要做手术。
“齐主任说,如果不尽快手术可能撑不过两年时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卓玛看珍眼里噙满泪花。
2010年10月,卓玛看珍来到北京同仁医院,吴明营主任和齐弘炜主任亲自为她实施手术。
手术过后,对性格乖巧的卓玛看珍,医生护士格外关照。他们会给卓玛看珍买小吃和玩具,还会为她买蛋糕过生日。
“我从小在牧区长大,从没见过这么多玩具,更没有吃过这么多好吃的。从玉树去北京的时候,没什么行李,回来的时候我拉着好几个大箱子。”卓玛看珍笑着说,“我现在还记得,护士长叫孙晓婷,她每天坐在我床边问‘卓玛,你怎么样?卓玛,你还疼不疼?’她经常鼓励我,做一个坚强的女孩,病好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将来帮助更多的人。”
孙晓婷的话似乎种在了卓玛看珍的心里,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护士,帮助更多人。
回到玉树后,父母给卓玛看珍改了名字,叫做“才阳”。
卓玛看珍说:“‘才’是藏语‘才仁’的第一个字,有着长命百岁、健康平安的寓意,而‘阳’是汉字‘太阳’之意,这个汉藏结合的新名字,为了纪念我重生,也为了感恩北京同仁医院的医生。”
“新生”的才阳重新考取护理中专,继续攻读护理大专,2016年,她毕业后成为玉树州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心怀感恩的才阳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才阳说:“我不能辜负北京援建老师们的苦心,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必须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
时间一天天过去,2022年玉树州人民医院迎来新一批援建医生。而这一批医生都来自北京同仁医院。
听到消息的才阳内心无比激动,因为北京同仁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一所医院,更是新生。
北京同仁医院的刘艳亭作为领队,在玉树州人民医院担任院长职务。2024年春节,玉树州人民医院派出代表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文化交流,表达对同仁医院、对北京的感激之情,作为合唱团的一员,才阳在同仁医院表演了歌舞。
准备节目期间,才阳找到刘艳亭,拿着一本书《格桑花的心生》,激动地对刘艳亭说:“院长,书里的这个小姑娘是我!”
刘艳亭万分惊讶,因为这本书刘艳亭非常熟悉。刘艳亭说:“当年我还在党办工作,多次现场参加心血管中心的先心病系列活动。”
春节过后刘艳亭回到州医院,跟才阳详细聊起这段经历,过去的记忆碎片一点点拼接在一起,形成一股跨越14年的暖流,起伏涌动。
刘艳亭说:“看到才阳让我更加坚定了援建玉树的决心和信心。我也非常自豪,可以代表北京、代表同仁医院来玉树,延续同仁对玉树十几年的情怀。3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援玉工作,探索创新支援模式,培养了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高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推动卫生健康援青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从北京到玉树,从同仁到州医院,纵有万水千山,任时光流转,京玉一家之亲的故事仍在续写、仍在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