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处列队总结当日工作。
在2025年年初,日喀则海关里孜口岸监管点荣获“西藏自治区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而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该集体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女关员们工作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她们辛勤付出的赞誉。这是一个怎样的海关集体呢?带着深深的好奇和疑问,记者前往这支驻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海关队伍,了解她们背后的故事。
日喀则海关里孜监管点位于日喀则市仲巴县亚热乡,海拔4772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海关监管点。2023年11月13日,中尼里孜—乃琼口岸正式开通,成为双边常年开放的公路客货运输口岸。日喀则海关里孜监管点常年驻守着一支由9名女关员组成的海关队伍。这支队伍由藏、汉等民族组成,平均年龄不到31岁。她们以扎实的作风和务实的行动,保障了里孜口岸的顺利通关和平稳运行,为两国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增添新活力,为促进中尼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文/记者 赵越 图由拉萨海关提供
法治宣传。
地广人稀 以身作则啃“硬骨”
2023年初,彼时,新婚不久的牛丹得知单位正在召集第一批赶赴里孜口岸参与建设的人员,她主动报名,“口岸前期的建设工作,谁做都是做,何况我是党员。”踏上仲巴县的土地,牛丹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艰苦:满目光秃不见树,漫天沙尘化作土……原本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孜却寒意逼人,冷得令人发抖。“头昏脑胀、呼吸急促,特别是晚上,难受得睡不着,就那么睁着眼睛,翻来覆去熬到天亮。”在里孜口岸的第一夜,牛丹至今仍记忆犹新。里孜口岸边境线长约47公里,“地广人少,必须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用科技替代人力。”到口岸后,牛丹主动参与智慧监管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由于气候差、任务重,调试一条网络光纤,常常需要几名专业人员开车大半天。“‘硬骨头’总要有人啃。”牛丹一方面给同事做动员,统一思想聚合力;另一方面主动带头去现场一线,以身作则当示范。高原反应大,她就多做肺活量训练,夜里睡不着,就干脆拿起材料去研究。口岸建设初期,里孜口岸监管点的女关员们深入里孜口岸一线协同调研10余次,了解里孜口岸在通过国家验收和正式开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并通过“现场办公”形式第一时间协助解决问题50余个。
她们一件接着一件干,推动工作整体进度和质量大幅提升。短短3个月时间就将海关设备、监控等都安装调试到位,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并于2023年11月13日正式开通运行。这不仅让西藏口岸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显,也为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打下了坚实基础。
查获象牙制品。
牢记宗旨 全力以赴做“服务”
仲巴县拥有丰富的盐矿和牧业资源,自古以来,边民在“逐水草而居”的同时,通过“牵马囊茶”开展贸易。口岸开放,让以草原和牛羊为生的牧民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做生意,有了更加多样化的生活选择,全面提升和改变了本地边民长期以来人背畜驮、以物易物的传统边贸模式,边境贸易进一步繁荣、边民福祉进一步增进。
“波啦(藏语“爷爷”的意思),您的这批羊需要去县里畜牧局做一个检疫,我这里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好了之后,您联系我,我这边马上帮您办理通关手续。”次仁措姆向牧民大爷解释道。口岸开放之初,两国边民对于通过正式途径开展贸易还存在疑虑和困惑,日喀则海关里孜监管点的女同志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专业优势,开展助力仲巴县畜牧业出口专项行动,检查排查活羊疫病疫情,通过政策解读、业务咨询等方式,引导本地牧民、盐企开展活羊、矿盐出口贸易。
在一批活羊出口的现场,年轻女关员张腾腾已经褪去刚接触这项工作时的“羞涩”和“嫌弃”,戴着口罩和手套在羊群中穿梭,还时不时用手接触“脏兮兮”的羊,查看他们的精神状态,检查体温是否正常……“一开始,这项工作确实很折磨人,但是这些羊承载着两国贸易往来的希望,不能有一点问题。能有这样的经历,也让我的一生更加精彩。”她说。在里孜口岸,监管点的女同志们同口岸边民开展分众化、面对面、互动式宣讲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类座谈会3次,夯实口岸群众知法守法基础,并深化边民对里孜口岸建设和改革意义的认识,团结引领本地边民打破无支持政策、无合理监管的传统边贸模式,推动新增6家仲巴县本土外贸企业、32户边民融入盐羊贸易,保障40余吨食盐、5400余头活羊出口。
她们通过在里孜口岸办好一件件“难而正确的事”,赋予了“盐羊古道”新的内涵,让“老”口岸焕发新生机。随着更多的高原特色产品出口、尼泊尔优质产品进口,两国人民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中相知相亲、和衷共济,两国关系在睦邻友好中持续深化。
大雪天运送物资。
紧盯关键 当仁不让挑“重担”
清晨,伴随着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和冬天第一场初雪,关员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厚厚的防寒服依旧挡不住“呼气成雾”的寒气。女关员达珍和同事们一起列队来到旅检大厅,按照工作安排依次对口岸核辐射监测仪、红外体温监测闸机进行开机预热和日常校准,由于低气压和高寒因素影响,校准工作需要反复进行多次才能完成。随着最后一项数据调整正常,尼泊尔边民背着大包小包货物开始排队入境。达珍紧盯着CT机,通过三维图像仔细甄别禁限类物品,在这之前,她的同事王思杰用不太熟练的藏语和英语,连带着用手比划,了解边民的身体状况,并适时进行抽样快速检测。口岸开通以后,监管点的女关员们建立完善通关流程,开展通关监管、卫生检疫全流程全要素业务培训12次,结合口岸实际梳理人员通关、行李物品查验等4项旅检流程,完善工作方案、预案等制度16项,为口岸通关安全顺畅提供制度保障。开关以来,监管出入境人员3.3万人次,出口货值1234.68万元,,口岸通关顺畅、运行平稳。
【结语】
她们找准找实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在推进西藏“四件大事”中的结合点、发力点,在守国门上防范风险守好底线,在促发展上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眼睛睁得大大”的敏锐性、“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件件手上有招”的战斗力,以更高标准筑牢国门安全屏障,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