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工作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对于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提振精神、真抓实干,凝聚起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努力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看待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4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西藏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扎实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进步。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4.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52亿元,增长11.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6.07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501.35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61.9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生产持续上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投资增长势头迅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6%,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39.7%。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8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44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增长8.3%。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养老、托幼、教育、医疗等领域普惠性服务供给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诚信政府建设年”行动。“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重点事项全部落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4亿元,援藏“双招双引”成效明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民营经济活力更强,民间投资增长52.9%。
二、准确把握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科学全面分析判断经济形势,既要看清“形”,更要悟透“势”。当前,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我们要科学把握形势、增强发展信心,自觉把西藏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思考谋划,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经济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看,一是国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二是重大项目强力支撑。2024年以来,始终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三是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全区经济呈现出平稳健康、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成绩斐然。尤其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四是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发展有利因素正加速集聚。
从经济发展的风险挑战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挑战。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发展环境与经营主体需求、群众实际感受仍有一定差距,城市管理、乡村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还存在一些需要更新观念、强化举措来解决的老问题。生态优势有待深度挖掘。稳边固边兴边需要持续加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重道远。
三、深刻领会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在实践中,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从西藏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明确提出“五个必须统筹”。这是区党委对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为我们坚定不移走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方向指引。
深刻领会必须统筹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我们必须把“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过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各族群众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美、越过越兴旺,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刻领会必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稳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是稳定的坚实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本质要求。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必须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始终把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坚定不移地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推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深刻领会必须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越需要统筹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进一步改革开放,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层次改革为高水平开放提供制度保障。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要用好用足党中央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在与周边国家交往中增强发展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刻领会必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实践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对西藏而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既是使命所系,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必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
深刻领会必须统筹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持之以恒解决好人口、人心、人才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战略性、基础性支撑。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必须统筹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持之以恒解决好人口、人心、人才问题。人口、人心、人才问题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加以解决。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解决好硬的约束和软的制约,不断提升人口素质,更好地凝聚人心,壮大人才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战略性、基础性支撑。
四、落实落细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坚定不移走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后劲。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只有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要着力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多措并举扩大社会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要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兴则经济兴。只有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才能不断增强发展能力。要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确保经济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做大做强服务业,深入实施特色文旅产业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和旅游名县,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边贸物流业、建设跨境电商平台。
要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多点增长极。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只有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多点增长极。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高原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加快边境地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推动边境特色产业发展。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开放的地区最有活力,开放的经济最有竞争力。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大“组团式”区外就业。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分层分类做好社会救助帮扶工作。
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西藏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只有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才能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促进现代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扎实推进生态惠民,让群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
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只有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以科学化机制化常态化法治化理念,把维稳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基层,坚决防范重大风险隐患,切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抓紧抓实安全生产,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执笔:土多旺久,系自治区党委党校教研部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