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计划志愿者姜贤腾:改变,从一点一滴开始

2025-02-24 10:40:23来源:西藏日报作者:孙开远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2020年初夏,喜讯传到山南市加查县拉绥乡藏木点小学。

  学校六年级学生德庆旺姆,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被辽阳市第一中学录取!

  这对于藏木点小学来说,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德庆旺姆的班主任、西部计划志愿者姜贤腾为自己6年来的坚持和付出长舒了一口气。

  6年前,这个长在海边的山东小伙大学毕业,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山南市加查县藏木点小学,走上讲台,成为一名老师。此后两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改变了他和这些大山里孩子们的人生。

  从一句话开始

  “上课!”2014年秋天,已有一些实习经验的姜贤腾走进藏木点小学五年级教室,走上讲台,放下书本,习惯性地说。

  听到新来的老师说上课,只有几个孩子从座位上站起来,而多数孩子或茫然地看着老师,或自顾自地与小伙伴打闹着。

  刚开始,姜贤腾还以为孩子们只是调皮好动的天性使然,没有听到老师的话,当他开始作自我介绍时,他才吃了一惊。

  全班15个孩子,只有5个孩子听得懂他说的国通语。其他孩子别说听得懂,甚至连拼音都不会,姜贤腾一时懵住了。

  短暂惊愕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帮这些孩子掌握国通语基础知识,为他们的未来筑牢根基。经过几天的深入了解,姜贤腾总结出班级国通语水平差的原因,并细致分析每个学生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任务。

  基础稍好的,引导增加阅读量;基础薄弱的,从拼音、写字学起,从一句问候的话开始教学。然而,付出诸多努力,初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两年后,姜贤腾志愿服务期满,这个班也到了小升初的时候。与藏木点小学历年来的结果一样,没有孩子考上西藏班,而且全班平均成绩在全县排名平平。

  可是,孩子们用国通语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两年志愿服务期满后,姜贤腾毅然选择留下来。

  2016年秋,他接任二年级语文和综合老师并兼任班主任。那一刻,他立誓要让孩子们熟练使用国通语,更要取得优异成绩。此后,他带着全班孩子刻苦学习,这个班的汉语文成绩在每年市、县统考中,平均成绩与单科成绩均位居全县第一。

  从一本书开始

  厚积而薄发。以德庆旺姆考入西藏班为标志,藏木点小学实现近20年来教学成绩的突破。3年后,这一届学生中又有6个孩子考上了西藏高中班。这都与小学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姜贤腾深知阅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初到藏木点小学,学校没有图书馆,孩子们几乎没有阅读习惯。他就与其他志愿者借助红袖助学等公益组织,为学校募捐图书、文具等,其中图书达1.5万册。

  为了增强孩子们学习国通语的兴趣,2018年“六一”儿童节起,姜贤腾利用多媒体课堂,组织孩子们与山东、安徽、海南的小学生开展“民族一家亲、藏汉心连心”互送祝福主题班会。同时,结合“民族团结进校园”活动,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光中英文学校结成“民族团结结对子”班级,开展“藏汉一家亲,千里送真情”书信活动。

  2019年,他又通过志愿者朋友,联系到“筑梦移动课堂”负责人,借助“大手拉小手,爱心助学”活动,为学校争取到图书1万余册、表演服50套、颜料500瓶及两箱玩具等物资。他还邀请志愿者们入校教学生绘画,共同完成“加强民族团结、共绘美丽长卷”绘画活动。

  2020年至今,通过“湘藏少年儿童”“民族团结——有你有我”等书信手拉手活动,藏木点小学分别与湖北宜昌、广东佛山、安徽霍山、湖南长沙等地小学建立深厚友谊,拉近了大山里的孩子们与山外世界的距离。

  从一颗心开始

  藏木点小学是寄宿制小学,有一部分孩子住在学校,一周回家一次。在加查,拉绥乡海拔虽只有3000多米,但山大沟深,孩子们到校的路很远。

  小学生最需要家庭的关爱。而要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作为老师,就必须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关爱孩子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姜贤腾经常对孩子们给予生活上的帮助。

  虫草采挖季节,父母不在家,孩子生病了,他就自掏腰包给孩子打针买药;

  有的孩子太小,不会自己洗头、洗厚衣服,他就帮孩子们洗头、理发、洗衣服;

  ……

  生活上一点一滴的关爱,使孩子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姜贤腾也得到了孩子们爱的回应。每到放假值班,姜贤腾的宿舍里总会有学生前来陪伴。甚至一些孩子小学已毕业,假期回家后也会跑到藏木点小学找姜老师谈心,或是通过网络与他视频聊天。

  扎根大山十载,一心扑在基础教育上的姜贤腾的坚守和付出,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

  2016年,荣获山南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7年,获得山南市小学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024年,获得山南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