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第六版报道《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扎西岗村——织就优美山居图》中提到,刚进村庄,人们总会被一座鲜艳漂亮的三层藏式小楼吸引。近日有读者询问:藏式民居有哪些典型特征?
为了最大限度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藏式民居多为就地取材。比如,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扎西岗村位于林业资源较丰富的地方,所以这里多为西藏传统的木屋建筑。建房时,一般将原木砍成两半,用来作柱梁,拼成一种“并杆式”的屏障,围成一圈便成为传统的木建房。也有地方先支起4根柱子,然后在上面打木板,做成房子,这种现象多见于墨脱等地。
从设计来看,藏式民居一般是一间四方形的屋子,中间立一根柱子。面积大些再增设立柱,以此类推。房屋面朝南方,与高原气候寒冷但日光充足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联。
从外观来看,窗户是建筑立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西藏传统建筑中,窗在墙面的位置有高有低,排列可能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看似随意,却给人一种不规则的美。
藏式民居的外观最醒目的是红白两种颜色。据说藏族先民以游牧为主,其食物多为肉食和奶制品。而在藏族先民的认知里,肉食即红食,奶制品为白食,相当于今天人们口中的荤食和素食。由此出现的红白文化,逐步应用于建筑领域。
除红、白外,藏式民居也常使用黄色、黑色,黑色一般运用在房梁、窗户和门楣的两侧。除此之外,还会在门框、门楣、窗框、墙面、屋顶、柱头等,调绘多种色彩,表现出艳丽明快和光彩夺目的效果。因此,虽然西藏地域辽阔,各地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藏式民居整体特色鲜明,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记者琼达卓嘎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7日 第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