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大师拉巴次仁:手有精艺 心有精诚

2025-02-12 09:17:05来源:西藏日报作者:拉巴桑姆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在一个阳光斑驳的午后,记者走进了一间弥漫着淡淡木香的工作室,这里“藏”着一位雕刻时光的艺术大师——拉巴次仁。今年56岁的他,面容平和,眼神深邃,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他的双手布满岁月的痕迹,却也因无数次与雕刻刀的亲密接触而显得格外灵巧有力。在这间工作室里,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艺术的沉淀。

  “请问您是如何走上木雕这条道路的呢?”记者轻声问道,生怕打扰这份宁静。拉巴次仁放下手中的雕刻刀,抬头望向我,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他微微一笑,仿佛陷入了遥远的记忆之中。

  “从记事起,我就对木雕作品情有独钟。那些精美的雕刻,无论是雕像的庄严神圣,还是建筑装饰的细腻精致,总是让我目不转睛,心里充满向往和喜爱。”拉巴次仁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正是源自童年的喜爱,驱使着他踏上了木雕之路,从此与这门古老技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谈及求学经历,拉巴次仁的眼神更加明亮起来。1983年,布达拉宫开始修复部分木质房梁和门柱,这对于热爱木雕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年仅15岁的他,毅然决定向主持修复工作的木雕大师德庆求学。德庆大师不仅是西藏木雕界的泰斗,更是他心中的偶像和榜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制作的精美木雕作品会流传下去,被后人所赞美。’德庆大师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成为我坚守木雕之路的动力源泉。”拉巴次仁回忆道。在德庆大师的悉心教导下,他潜心学习木雕技艺20多年。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工作室时,拉巴次仁便开始了他的雕刻时光。他手中的雕刻刀如同舞者手中的丝带,在木板上翩翩起舞,留下一道道细腻而精准的线条。

  拉巴次仁对木雕技艺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勤奋和专注上,更体现在他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上。在雕刻过程中,他注重保留藏式雕刻的原汁原味,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他善于捕捉木材的纹理和质感,巧妙地将它们融入作品中,使得每一件作品都独具特色、生动传神。

  为了获得优质的木材,拉巴次仁每年都要亲自挑选。他深知,好的木材是制作精美木雕作品的基础。因此,他在挑选木材时总是格外挑剔,从树木的生长环境、纹理走向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有时,为了找到一块满意的木材,他会花费数天的时间在山林间穿梭。

  在绘图环节,拉巴次仁同样精益求精。他凭借多年的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能够根据需求熟练准确地绘制出雕刻图纸。他将图纸蒙在木板上,用铅笔勾勒出轮廓线条,然后沿着线条进行镂空处理。在拉巴次仁的工具箱里,60余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雕刻刀都是他自己打造,他善于运用不同的雕刻刀来展现木材的纹理和质感,使得作品更加细腻、生动。

  除了技艺精湛外,拉巴次仁还非常注重传承和创新。2014年拉巴次仁在拉萨成立农牧民民族手工木雕专业合作社。他坚持带徒,传授技艺,致力于木雕的传承与发展。他深知,只有不断培养新的传承人,才能让这门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他耐心地教导每一个徒弟,将自己的技艺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展览和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木雕这门技艺。

  凭借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拉巴次仁在木雕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多次获奖,还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2019年,拉巴次仁获得了“西藏工匠”荣誉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技艺的认可,更是对西藏木雕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鼓励和推动。

  如今,拉巴次仁依然坚守在木雕艺术的道路上,用灵巧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继续书写着属于他的木雕故事。他的精神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热爱、去传承、去创新这门古老而美丽的技艺。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