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异地就医政策取得重大突破,为参保群众打造了更便捷、高效的跨省就医服务。拉萨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起,拉萨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让众多参保人员切实享受到政策变革带来的医保“红利”。
医保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为市民介绍业务办理流程。
回顾“异地就医”政策变革
迈向成熟与便捷
2021年6月,西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和财政厅转发《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这一举措标志着拉萨市异地就医跨省直接结算工作全面启动。同年8月,拉萨市成功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遵循“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目录”原则。参保人员在跨省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仅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并按规定完成备案,就能选择异地直接联网结算,大大简化了报销流程。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2021年9月,拉萨市借助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等渠道,推出统一的线上备案服务,全面落实异地就医备案“零跑腿”“不见面”办理。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简化了备案流程,让患者无需再为备案事宜奔波劳累。
2024年,西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和财政厅再次行动,转发《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通知》,将门诊特殊病病种扩大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5种(目前强直性脊柱炎暂未纳入城乡居民门诊特殊病种)。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跨省直接结算的病种范围,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跨省异地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索朗卓嘎报销32.09万元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众多参保人员切实享受到跨省异地就医政策变革带来的医保“红利”。
家住当雄县的多吉克珠一家,就深刻体会到了这些政策的温暖。2008年结婚后,多吉克珠于2009年迎来女儿索朗卓嘎。然而,索朗卓嘎两岁多仍不会走路,经医院诊断为脑瘫双下肢运动障碍。尽管多年来积极治疗康复,但效果不佳。如今,多吉克珠家有7口人,作为纯牧民家庭,女儿肢体二级重度残疾,需要母亲全程照顾,家中还有3名在读学生,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多吉克珠和弟弟放牧。为给索朗卓嘎持续治疗,家庭经济负担沉重,2023年被民政部门认定为低保边缘户。
提及医保缴费,多吉克珠满是感激。他表示,家人一直非常重视医保参保,每年都按时缴费。2024年,政府医保补助提升至每人每年707.5元,索朗卓嘎因重度残疾无需缴费,其他家庭成员每人仅需支付40元。这得益于医疗救助资金对重度残疾人员参保的全额资助,以及对低保边缘户的特别资助政策。如此一来,一家七口总共只需缴纳240元,节省了2160元,这对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减负。
多吉克珠讲述了带索朗卓嘎前往成都治疗的经历。此前,他们考虑到区外医疗水平较高,但又担心人生地不熟、往返不便,更发愁高额医疗费用需先行垫付。去年,医保工作人员宣传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政策后,他们了解到只需向医保部门备案,就能在区外医院享受与西藏本地相同的报销比例,且出院时可直接报销。经过多方打听和协调,他们决定带索朗卓嘎前往上海某医院治疗。
此次治疗,索朗卓嘎的医疗总费用为32.63万元,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结算后,总共报销了32.09万元,个人自付仅5404元。多吉克珠感慨道:“这次治疗效果很好,让我们看到了女儿重新站起来的希望。真心感谢医保参保资助和跨省异地就医政策,帮我们减轻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文/记者 赵越 图/记者 贡曲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