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2-10 09:45:23来源:西藏日报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重点任务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为各省市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2024年12月20日至21日,自治区党委十届七次全会暨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本质要求,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部署了西藏2025年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结合本地实际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西藏落地生根的深刻体现,为西藏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明确了主攻方向、指出了实践路径。

  一、注重有效投资与提振消费并举,厚实西藏经济增长后劲

  全方位扩大内需不仅要积极主动扩大有效投资,重视投资效益的提升,更要多措并举扩大社会消费,关注居民消费的提振,形成消费潜能充分释放与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的良性互动局面,为厚实经济增长后劲提供重要支撑。

  投资连接供需两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有效投资在短期内体现为需求,中长期则转化为供给。扩大有效投资从长远看能够优化有效供给,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是新形势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动选择,对于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支持“两重”项目,加快推动G318提质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谋划机场、电网、管网、算力网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布局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抓好地下管网、智能市政设施等“里子”工程建设,推动西藏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数智经济,支持大数据节点引进落地,支持智慧城市、智慧电网、智慧海关等建设,提高西藏在高端产业领域的参与水平。

  提振消费方面,要在提升消费意愿及消费能力上下功夫,把促消费与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出台的促消费政策要立足于帮助城乡居民节约开支,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获得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让有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的人群买到满意的商品或服务,而不是让消费能力弱的人去透支消费。在创新商品和服务供给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以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创造消费新需求。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促消费,开展西藏市场上的家用电器、儿童用品、纺织服装以及新兴消费品等产品的质量检查和分级活动,加强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养老服务等消费领域的标准研制,提升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基础设施,改善消费软环境,让群众安心消费。

  二、加大战略衔接与统筹力度,形成强大的西藏发展合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各展所长,积极培育新增长极。这个新提法为新时期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2024年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边境地区建设,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多点增长极,切实加大战略衔接和统筹的力度,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取向一致性,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西藏既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又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清洁能源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等。面对相互交织的战略空间和目标任务,构建战略叠加运行的深度融合机制,释放多重战略叠加优势,达到协同增效的整体效应,将是西藏打造高质量发展多点增长极的基本方向。要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一核一圈两带三区”为基本空间形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筑牢西藏参与国内大循环的基本面,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各毗邻地区产城融合发展,推动要素有序流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区,拓展西藏经济发展新空间。要做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作,聚焦南北山绿化工程、林草管护、生态监测等重点职能,进一步强化科技攻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在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绿色能源等领域发展西藏特色业态,持续优化西藏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提升西藏区域一体化空间治理水平,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畅通工农城乡循环,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的重要方面,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以县域为核心、县乡村三级整体化推进的实施平台,深化改革打破二元体制结构,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推动城镇要素融入农牧区,增强农业农村发展能力和活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布局,着力培育西藏发展新动能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始终是重要根基。西藏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要积极融入中央提出的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助力优化全国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本地新型工业化步伐。当前,西藏的清洁能源、绿色工业、通用航空、高新数字、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牧、藏医药、现代服务、边贸物流九大特色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初显效益。接下来要用好用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西藏全要素生产率,围绕九大特色优势产业,以改革新技术、新工艺为切入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把实体经济做优做强,培育西藏发展的新动能,扎实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统产业是西藏经济的基本盘,经过深度升级的高原特色传统产业最有可能率先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且传统产业在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产业中的原有业态不会因为新兴产业的出现而消失,而是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和沃土,为新技术提供宽广的应用场景,为新产业提供人才基础、品牌支撑和市场支持。要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将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充分融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变要素投入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高效率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发挥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通”。要结合西藏实际,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学技术在农牧业、矿产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企业在产品、工艺、模式、链条、品牌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要在深化认识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立足长远、着眼大局,突出先导性、支柱性,贯彻中央关于“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的新兴产业部署,立足高原特色优势,加速布局竞逐战略性新赛道,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发展藏医药、高新数字、通用航空、高原绿色氢氧、高原型设备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激发西藏发展活力

  经济增长的活力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改革创新是持续激发西藏发展活力的关键。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各类难题,就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扩大开放要活力。2024年西藏自觉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向内联通、向外开放的总体布局,深化了重点领域改革,提升了开放水平,增强了开放活力。2024年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在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方法、举措等方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系统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改革任务等,为西藏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提供了科学指引。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强化系统集成、整体谋划,注重突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相适应。在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统筹谋划好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只有切实增强政策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才能为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要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环节,建好用好线上“营商环境直通车”,让企业投资兴业更有底气。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更好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用好开放平台,持续推进边贸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商贸、现代物流、边贸加工、边境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塑造贸易优势,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快国际陆地港建设,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自治区党委十届七次全会暨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自觉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谋划推进,从西藏实际出发,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着手,明确了今年西藏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坚定不移走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主攻方向。全区上下坚定信心、提高站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一定能把区党委工作部署和工作任务贯彻好、落实好,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

  (执笔:方晓玲、邓亚净,作者单位为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