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4-11-25 10:58:21来源:西藏日报作者:卓玛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在现代化道路上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并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西藏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化政治引领力。从安全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引领作用。民族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一项工作。维护党中央权威绝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将这些要求贯穿民族工作的各个领域。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培养和用好民族地区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干部是决定性因素,通过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不断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增强文化凝聚力。从认同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文化凝聚力。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不断加强中华文明的深入研究,才能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才能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此外,以中华文化为依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互鉴交融,让中华文化成为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宿,让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深深扎根各族群众心中。切实推进爱我中华“播种”行动,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各族群众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使用国家普通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这是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也是各民族共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提升治理能力。从治理角度,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共同性越来越多,发展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因此,政策要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更好地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以公平正义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化,更多地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来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在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和案件中,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般性社会事务工作简单归结为民族工作,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刑事问题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不能把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矛盾。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要树立法治思维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社会事务,在民族共同事务处理过程中,无论哪个民族,都是大家庭的一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就按什么性质的问题来处理。各族干部群众只有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党的民族工作新篇章。

  释放发展潜力。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做好区域的协调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不同区域承担的任务不同,不同地区发展的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不可能齐头并进。民族地区首要任务是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结合起来,落实对民族地区差别化支持政策,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着力化解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各区域要相互理解,同时认清自身的首要任务与优势。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中各有优势、互补共济,实现互利共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牢牢把握东西协作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劳动力、口岸等方面的优势,借助东部地区资金、管理、人才、项目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凝聚军民融合之力。从战略角度,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长远设计,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对西藏来说,也是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的必然要求。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我国边境情况复杂、边防斗争尖锐的地区。为此,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突出边境地区军民增强融合意识、畅通沟通渠道、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实际困难,形成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开创边境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文系2023年度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林芝市委党校)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