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高原

2024-10-29 09:54:05来源:西藏日报作者:大川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一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到了真正要离别的时刻,再见一眼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院子,我眼眶里的泪水在涌动。毕竟,我对这片土地有着六年的深情。

  六年前的阳春三月,我从家乡湖南走来,带着芙蓉花蕾的清香,走过高原的寒冷和孤独,走过一些缺氧的树丫,看到了布达拉宫,进入了雪域高原。一切都那么自然随意,我甚至忘记了生活中的伤感和疼痛。

  六年的相处和陪伴,高原的人,一如既往地纯;高原的天,一如既往地蓝;高原的雪,一如既往地洁;高原的云,一如既往地白。

  二

  高原六年,工作上有太多难以忘怀的事。我们在奋斗中成长、在求索中收获、在前进中笑迎风雨。

  高原六年,虽天寒缺氧,气候特殊,于我个人而言,我为自己能够有幸亲身参与西藏的建设、能够为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尽绵薄之力而感到自豪。在工作和生活上也收获了太多的体会和感悟。

  高原六年,工作上尽了一份心、出了一份力。而此刻,我却心存愧疚。我原本应该更加努力,很多工作应该做得比现在更好。遗憾的是,我已没有机会,只能期盼接任我的领导比我做得更好,不负众望。把我没做好的事做好,把我没做成的事做成。

  三

  高原六年,对于家人,我觉得亏欠和遗憾太多。86岁的老母亲生病住院,我不能陪护左右;妻子有个头疼脑热,我也不在身边,繁杂的家务无法与她分担;独自在深圳的女儿更是无暇顾及,甚至女儿女婿的婚礼,我也因为工作未能出席。这就是大多在西藏工作的干部的写照,上管不了父母老人,中间有负于爱人,下照顾不好儿女。

  三年前,女儿从体制内辞职南下深圳自谋生计时,我写下了抒情长诗《从今夜起,牵挂一个南方车站》,音频和文字都先后发表了,听(看)哭了很多和我一样感同身受的援藏干部。

  一个久未动笔的诗人,在高原写着对女儿对家人的牵挂,写着自己的寂寞和孤独。今夜我多了一缕相思和牵挂/我开始认真看雪域高原的星空/远方的雪山,头顶上的湛蓝苍穹/我斟满一杯青稞酒/邀约一弯半月和三五成群的星星/相饮,醉眼朦胧已成三人/这个与弯月与星星喝酒聊天的冬夜/孩子,我并不寂寞。

  寂寞的不是在文字上,而是在心里。这个季节,高原的天气渐渐冷了/我把几年的援藏岁月与青稞秆集结/织成一件棉袄,披在身上/温暖几分高原的寒冷和孤独……

  这几天,我的老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因为她远行边疆的儿子就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的父亲在我来西藏工作的四个月前离开了我们,当时,我与兄妹五人商量,不收任何亲戚朋友的钱款礼品为父亲办了个简单的丧事,也得到母亲的支持。大学毕业,我当上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每次回乡下探望母亲时,母亲总是叮嘱我“崽呀,别人给的钱你不能随便拿……娘在乡下过得好。”

  大概是十岁那年,我在放学路上偷拔了邻居家的红薯,被母亲用楠竹条抽打并带我去邻居家道歉的事,一直铭记在我心里。后来,我在多个岗位担任领导都提醒自己洁身自好,是那个红薯的故事在时刻提醒着我。

  这些年,我在高原工作,虽没给母亲和家人多少物质上的帮助,但在工作和生活上,应该是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一点,我的母亲和家人是欣慰的。

  四

  轻轻地挥手,带不走高原上任何一片美丽的云彩,但我能带走的是这片高天厚土凝结的对国家、民族无限忠诚的老西藏精神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长期磨练出的缺氧不缺精神的意志。这种精神和意志,成为我在西藏努力拼搏的强大动力;这种精神和意志,已经深入我的灵魂,也是指引我未来人生的坚定信念。

  作别西天的云彩,我会把雪域高原画在心里,以心灵致敬这片神圣的土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