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情系雪域巅 绿满高原歌连绵

2024-09-23 15:31:40来源:西藏商报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陕西省援藏建设的康乐新居。


陕西省援藏项目、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郭巨亮(左一),在指导普兰镇吉让居委会加兴组群众剪枝。


在陕西省“组团式”医疗援藏队的帮助下,2016 年 12 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目前,正在开展“三甲”创建工作。

  陕西产业援藏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三十载并肩共进,陕藏情深历久弥新。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重大决策,陕西省便与西藏阿里地区紧密相连,肩负起对口支援的光荣使命。

  30年来,陕西省先后选派3年期援藏干部人才、短期援藏干部人才,以“组团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医疗人才、教育人才赴藏精准支援,1300余人次各类援藏干部人才奋战在雪域高原。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扎根西藏,以边疆为家,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实施项目300余项,援助资金累计约22.8亿元,为阿里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陕西力量。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陕西省援藏工作队精准把握“产业兴旺”的关键所在,将畜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围绕推动农牧民增收,专门成立农业科技小组团,引进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技术攻关、示范,实现了牧草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为阿里地区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带动了牧民群众收入的持续增长,让阿里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希望。

  输血造血并举

  奏响农业援藏“三步曲”

  在阿里地区最西部的噶尔县,那片曾被形容为“沙地无垠草难生,风卷黄沙漫天行”的荒芜之地,如今正演绎着一场农业援藏的华丽蜕变。这里,平均海拔高达4500米,气候极端,土壤贫瘠,曾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然而,在陕西省援藏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这片土地正逐步焕发出勃勃生机。

  陕西省援藏工作队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秉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发展理念,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曲农业援藏的“三步曲”。通过“做给群众看”,展示现代农业的丰硕成果,激发当地群众对农业产业升级的热情和信心;“带着群众干”,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培养本土技术人才,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围着群众转”,不断优化服务,确保援藏项目真正惠及民生,取得实效。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陕西援藏团队在噶尔县大力推广人工种草项目,包括大田人工种草、设施大棚人工种草以及创新性的模块化水培牧草试验。从2005年首次引入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试种成功,到2023年以鲜食为主的聚合草试种再获佳绩,噶尔县的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不仅为当地畜牧业提供了优质饲料,还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陕西省援藏工作队加大了对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投入2600万元改扩建阿里饲草推广中心牧草种植基地,并向阿里地区援助牧草良种178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了阿里地区年牧草种植面积的稳步增长,还带动了周边农牧民的脱贫致富之路。如今,一片片绿油油的牧草随风摇曳,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过去这里风沙肆虐、植被稀疏,但现在的噶尔县已经大变样了。”陕西省第九批、第十批援藏干部,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福堂感慨地说,“援藏干部们用科技的力量和辛勤的汗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不仅推动了当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为企业投资兴业搭建了平台,为阿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福堂介绍,陕西省援藏工作队围绕牧草与畜牧业发展,谋划出多个亿元产业项目计划,促进企业初步达成投入5.5亿的投资计划,且已通过相关部门与行署签订招商引资框架协议。目前,聚合草试种、水培牧草工厂本土化试验进展顺利,有望对阿里地区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为阿里的长足发展注入动能。

  科技智慧并蓄

  共筑可持续发展梦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初秋时节,阿里饲草推广中心牧草种植基地上,一片生机勃勃的翠绿铺展开来,与蓝天白云交织成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这里,不仅是自然的恩赐,更是科技与智慧碰撞的结晶。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陕西省第十批援藏干部、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草业工作站站长康智钦,身着朴素的工作服,头戴遮阳帽,手持精密的测量工具与沉甸甸的数据记录本,穿梭于葱郁的牧草间,细心观察着每一株牧草的颜色、光泽及其抗病性能。他的身影,成为了这片试验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康智钦介绍,草业工作站主要负责牧草的良种引进、试验示范、野生牧草驯化及推广工作。现在已经在国内外精心挑选了20余种牧草品种,他们采取了单播、混播、间作等方式进行试验示范种植,科研团队通过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各类牧草的生长状况,不断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牧草品种,为草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陕西榆林远道而来的紫花苜蓿,以其改良土壤与作为优质饲草的双重价值,在阿里地区大放异彩。“紫花苜蓿不仅适应性强,而且根系发达,能牢牢锁住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生长速度特别快,极大地提升了牧草的产量与质量。”康智钦说,目前,紫花苜蓿的单播技术体系已趋于成熟,成活率高达90%以上,亩产量更是达到了3500斤,烘干后仍有800斤之多。此外,“燕麦草+苜蓿”的间作模式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了牧草产量的提升与植株高度的增加。

  在阿里地区,同样深受群众喜爱的还有一种产量高、管理粗放、成本投入低的人工牧草——聚合草。2023年6月,陕西省援藏工作队于札达县底雅乡鲁巴村试种了约一亩的聚合草,该草种历经近半年的干旱与严冬考验,比自然牧草提前二十多天破土而出,分蘖量及长势均超出预期。如今,聚合草发芽率接近98%,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6月下旬最大单株鲜草割下后重达3.2斤,最小株也有2.4斤,牧草高度接近60公分,试验首次获得成功。据测算,一亩地可以种植8千至1万株聚合草,当年可收割2茬,每亩地理论测产鲜草产量近4万斤。即便因气候因素产量减半,也至少达2万斤,即接近10吨,为更贴近实际情况,减半计算,每亩地仍至少有5吨鲜草产量,产量显著高于苜蓿。聚合草的成功引种对于阿里地区解决牛羊饲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望缓解草畜矛盾。

  “为破解阿里牧草短缺难题,我们将打造噶尔县‘人工绿肺’,不断完善升级草原站科研示范基地,专注培育新品种,因地制宜推广新技术,推动草地畜牧业提质增效。同时,我们还创新性地开展了设施牧草与牧草工厂试验示范项目,不仅打破了季节限制,还有效改良了盐碱化土壤,促进了生态平衡。”王福堂说。目前已推广燕麦青引2号等优质牧草1500多亩,并将重点推广种植紫花苜蓿、聚合草等高效饲草作物。同时构建“科研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技术骨干+农牧民”的人工种草新体系,确保科技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广大农牧民。

  在科技与智慧的双重赋能下,阿里地区的草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今年全地区的人工种草面积已达到了53698亩之多,一幅幅绿色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荒地披绿焕新生

  畜牧产业编织生态聚宝盆

  风吹绿茵苜蓿香,满目琳琅碧叶丛。走进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新村,一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绽放出了勃勃生机。紫花苜蓿长势喜人,椭圆的叶片绿意盎然,朵朵紫花随风摇曳。此时,正值头茬收割期,种植户们正忙着抢抓时机,开展收割工作。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行行苜蓿被整齐地割下,堆砌成绿色的小山,预示着又一年的丰收与希望。

  种植户尼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正忙着将新鲜的紫花苜蓿运往牛圈,为自家的牛群增添美味佳肴。他兴奋地分享道:“现在,我们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上了紫花苜蓿,九成以上的村民都掌握了种植和收割的技术。我今年种了二十亩,还养了五头牛。这紫花苜蓿长得特别好,牛儿吃了长得快,奶产量也高,一年下来,仅靠牛奶和奶制品的收入就有两万多元呢!”

  昆莎乡噶尔新村党支部书记贡布,见证了这片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回忆道:“2005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荒地,牧民们只能依赖有限的天然草场放牧。那时候,村子穷得叮当响,许多家庭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但在陕西省援藏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开始尝试种植多年生牧草,特别是紫花苜蓿。刚开始大家都半信半疑,但没想到,仅仅三年时间,紫花苜蓿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价值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成了我们心中的‘金草’。”

  如今,噶尔新村已种植了4800余亩紫花苜蓿和1100余亩燕麦草,经测产,部分土地亩产鲜草高达3.5吨,折合干草850公斤,足以为村内900多头牛提供充足的优质草料。每亩地的产值可达4500元,每年的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昔日的荒地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陕西省援藏工作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理念,还积极投入资金和资源支持牧草产业的发展。他们建立了昆莎乡现代农牧科技示范园,将噶尔村更名为噶尔新村,并作为阿里地区种草致富的典范进行推广。王福堂作为援藏工作队的一员,深有感触地说:“紫花苜蓿不仅为村民找到了一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新路子,更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我们将继续加大牧草种植力度,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同时探索黄芪、甘草等草本中药材的种植试验,进一步丰富种植结构,提升经济效益。”

  展望未来,陕西省援藏工作队将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学院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建立国家级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牧草种植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他们还计划在陕西榆林、西安等地建立区外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形成年度学习交流机制,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噶尔新村的牧草产业将更加繁荣昌盛,为阿里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记者手记

  30年来,陕西援藏干部人才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老西藏精神,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在30多万平方公里的藏西高原上,用心血和汗水描绘出一幅为推动阿里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历史画卷。一栋栋现代化建筑设施在这里建成,一座座温室大棚如“生命绿洲”般在这里挺立,一个个暖民心惠民生的项目在这里落地,一项项“首次”“首例”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折射出30年来陕西对口援助阿里地区累累硕果的缩影。

  行走在雪域高原,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架起陕阿友谊的桥梁,一声声“扎西德勒”暖到援藏干部心坎儿里,一条条“陕西路”留下陕西援藏印记,一个个“陕西援建”见证着陕阿情深,幸福之花在雪域高原处处绽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省援藏工作队将以更高站位扛牢援藏工作的政治责任,以更实举措提升对口援藏的质量效果,以更优服务做好“家门口”的援藏工作,持续用力在项目、民生、产业、智力、文化等援藏工作上下功夫,促进陕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藏西高原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记者 权文娟 图/西藏日报记者 温凯 陕西日报记者 刘枫)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