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当代西藏研究所

2022-09-24 14:48:30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西藏社会科学院当代西藏研究所,于1996年9月成立,对外挂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牌子。有12名科研人员,其中1名享受自治区专家津贴专家。现在职科研人员为8名,1名正高,2名副高,2名助理研究员,3名研究实习员,3名汉族,6名藏族。

  从事的理论工作主要有,从西藏近代史、社会学、法学、人口学、社会保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研究当代西藏发展问题,并提供咨询服务。

  10多年来,经过全所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社会政治稳定问题研究》1996年11月结项,1997年2月1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成果要报》(增刊第1期,总第6期)的形式摘要发表了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报送中央有关部门和西藏自治区党委;《西藏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调研报告),2003年9月结项;《西藏主要城镇贫困群体与帮困救助研究》(调研报告),2004年1月结项;《西藏寺庙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效益分析》(内部调研报告),2004年1月结项;《西藏反分裂斗争面临的现实环境及对策研究》,已结项;《西藏民族地区“兴边富民”与边疆安全问题研究》,于2007年11月结项。

  9本专著:《雪域沉思录》、《当代西藏兄弟共妻复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英文)、《藏族服饰史》、《甲玛沟的变迁》、《藏族哲学的理智》、《西方哲学词典》、《新思维浪潮——探求藏传佛教的思考》、《藏族文化与知识经济》、《藏传佛教中弘期有关问题考》。

  4本合著:《西藏佛教史》、《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寺庙调查研究》、《藏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环境保护》、《冲突与和谐——羌塘地区人与野生动物生存研究》。

  3本译著:《松赞干布传略》、《琼布朗觉传》、《“阿巴”之法规》,均为藏译英。

  4本编著:《恰白•次旦平措学术论文集》(藏文上下册)、《恰白•次旦平措学术论文汉译集》、《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研究评论集》。

  此外还参与撰写有关西藏白皮书《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等4本;完成和参与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课题15项;参与编撰书籍16部;参与撰写外文书刊及调研报告29项;已发表的个人撰写论文约80篇;参与翻译出版书籍和文章11项。

  获奖成果:《略论西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演变》一文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七届“入选作品奖”;《统一战线在西藏的光辉实践》一文获“东升杯”有奖征文二等奖;《西藏城镇劳动就业问题研究》一文获自治区政府调研二等奖。《雪域沉思录》获西藏社科院1996年科研一等奖;《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论文汉译集》》、《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研究评论集》获西藏社科院2007年度编译类一等奖。

  近年来,当代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发挥自身的优势,曾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法国科学院喜马拉雅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出版《松赞干布传略》、《琼布朗觉传》、《“阿巴”之法规》、《寺庙调查研究》。此外,当代所于1998年、2003年、2007年先后参加国际藏学会共3次,并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藏学会。2006年12月,参加了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题为“西藏的变化:不断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学术研讨会。

  与香港大学的合作课题《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视角看内地西藏班培养人才状况》,自2004年启动,于2007年完成,前后完成《优惠政策:中国的内地西藏班教育》、《西藏教育学:发展、问题、和适应》、《教育对西藏发展的影响:政策、实践、与愿望》、《西藏的双语教育》、《从内地藏族学生的视角看内地西藏班教育》等论文,并陆续发表。

  当代研究所今后将要完成的主要课题有《珞巴族宗教现状调查》、院重大课题《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研究》、译著《一代宗师贝若遮那传》(藏汉译),并承担“国家西南边疆项目”重大课题《西藏百年史研究》。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