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2022-09-24 16:15:27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西南民族研究院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西南民族学院1951年创立伊始,为了服务于解放西藏、稳定云南边疆和经营四川藏彝族地区,即在校内建立了“民族研究室”,专门从事对西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著名民族学家李安宅、吴泽霖、任乃强等均在此从事过教学科研工作,并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和厚重的学术积淀。

  1978年,我校在原民族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民族研究所”。1997年又成立了“民族经济研究所”。隶属四川省民委的“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四川省民族经济研究所”也先后在我校挂牌。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校党委在2002年初做出重要决定:整合民族学科资源,以相关研究机构为主体,成立西南民族研究院,着力打造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智库建设为一体的民族研究特色学科群,建设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教学科研提供高层次学术研究、实践和交流平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当年5月,西南民族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行。

  西南民族研究院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积淀,西南民族学院1951年创立伊始,为了服务于解放西藏、稳定云南边疆和经营四川藏彝族地区,即在校内建立了“民族研究室”,专门从事对西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著名民族学家李安宅、吴泽霖、任乃强等均在此从事过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学院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核心的民族研究学术骨干队伍。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正高职称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7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现有1个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部级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厅级研究基地、1个共建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研究所机构和若干校级研究所。面向未来,西南民族研究院将紧紧围绕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一体的高层次学术平台和研究基地。

  西南民族研究院已形成了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中心,包括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藏学、彝学等10个二级学科相互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民族学是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宗教学5个学科是四川省重点二级学科,其中民族学同时也是国家民委重点二级学科。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并共建了民族学博士点,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2006年,经批准我校又在西南民族研究院设立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博士点。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也在2010年获得了正式批准,目前设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学、彝学等7个博士点。2009年9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正式批准在我校设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西南民族研究院是四川省唯一涵盖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点,布局比较完整,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南民族研究院努力践行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研究主要以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四川藏、彝、羌为研究对象,区域特色明显;研究领域涉及历史与现状、理论探索与文献考订,在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地区灾后重建、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较明显的优势。西南民族研究院坚持理论与应用结合,十分注重应用性研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尤其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近年来,一批专家学者积极开展针对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多项,有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和各级政府的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