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的民族问题专业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7年归属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所以民族学、人类学为平台,以人类社会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开展我国民族历史、语言、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宗教、文字文献和世界民族问题等学科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的研究。
研究所核定编制170人,现有在职职工156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7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56人,管理人员13人。有少数民族职工58人,分属25个民族。离退休人员168人,其中离休干部22人,退休人员146人。现任学部委员史金波,荣誉学部委员胡庆钧、杜荣坤、道布、孙宏开。在研究所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是包尔汉、翁独健、牙含章、费孝通、傅懋勣、王均、秋浦、黄静涛、杨堃、王静如、冯家昇、金鹏、柳陞祺、刘荣焌、陈述、罗致平、王森、罗季光、李有义、喻世长、王辅世、刘尧汉、照那斯图等。
研究所下设14个研究室:民族理论研究室、民族历史研究室、民族经济研究室、民族社会研究室、民族文化研究室、资源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室、影视人类学研究室、民族语言研究室、民族语言应用研究室、民族语言实验研究室、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新疆历史与发展研究室、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世界民族研究室。另设图书馆(院图书馆民族学与人类学分馆)、网络信息中心、《民族研究》编辑部、《民族语文》编辑部、《世界民族》编辑部,以及办公室、科研处、人事处(含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研究所承担管理职责的院管全国性学术团体9个: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突厥语研究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院属研究中心5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西夏文化研究中心、海外华人研究中心、中国蒙古学研究中心和藏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所属研究中心3个:加拿大研究中心、声纹研究中心、羌学研究中心。
建所以来,研究所按照党和国家及院部的工作部署,完成了大量科研任务。1950--1970年代,参与组织完成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编写出版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的主要著作。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和科学研究,截止至2012年,出版各类专著、译著、论文集等千余种,论文、研究报告8000多篇,拍摄民族学人类学影视片70余部(集)。其中《中国民族史》(8卷本)、《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等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重大重点出版工程37项,在研创新工程及院级科研课题41项。
研究所与世界上2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及港澳台地区有关科研机构保持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内民族学人类学教学科研单位联系密切,承担多项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交办委托的科研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设在该所,在民族学、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语言等专业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读研究生40余人,在站博士后近30人。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个定位”要求,研究所积极参与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并于2013年正式成为创新单位。目前承担18个创新工程项目。其中《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重大专项课题。院工作会议之后,研究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首要任务,积极推进学科调整、研究室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创新工程项目及在研项目,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力争按计划完成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完善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繁荣发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