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是省内唯一专门从事民族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始建于1964年,至今已经走过45个春秋。45年,成长、成熟一代人的时间,她经历了初创、撤销、恢复、发展的风雨历程,研究人员不断新老交替,更加专业化,富有朝气。全所现有在职人员20人,其中科研人员15人。职称结构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副译审4人、助理研究员3人、实习研究员1人。学历结构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人,本科5人,本科以下5人。离退休人员20人。全所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目前,研究所设有民族学与民族史研究室、藏学研究室、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室、民族经济研究室、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中心、四川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另外,“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所内。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自恢复以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7项、一般项目(含青年和西部项目)14项。国家民委课题5项、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20项、横向招标课题6项、联合国基金项目3项、福特基金项目2项、利众基金会项目1项、乐施会项目2项、中英艾滋病项目3项。自1996年以来,共获得省部级奖励2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还获得省“五个一”工程三等奖1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工作条件较为艰苦的情况下,执着追求科学真理,深入民族地区,扎根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献身民族工作,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誉的著名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和民族问题专家,在全国民族学科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变革,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驾齐驱。以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为主,立足四川民族地区,无论是大小凉山、康巴高原,还是雪山草地、羌寨苗岭,都留下了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员田野调查、求索真理的坚实足迹。民族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成果斐然。在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上,为省委、省政府乃至中央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