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拉萨隆重开幕。洛桑江村代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洛桑旦增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西藏自治区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拓展深化“663”发展思路,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预计西藏生产总值达1148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17.4%,支出突破1600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突出两个基础,农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新阶段
农牧业基础不断夯实。落实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和科技推广力度,支农投入比2012年增长53%,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增收。推广“藏青2000”等农作物新品种177万亩,畜种改良39.7万头。粮食产量达102.7万吨,蔬菜产量87.3万吨,肉奶产量68.3万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6076家、增长34.9%,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33.3亿元、增长47.4%。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2%,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强力推动公路交通建设,米林至巴宜高等级公路建成,拉萨至林芝、日喀则机场至桑珠孜区、贡嘎机场至泽当高等级公路即将建成,拉萨市环城路基本建成,在建和建成的高等级公路739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8.25万公里。
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896亿元、新增公路1.7万公里。拉日铁路运营良好,拉林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国内外航线达71条,通航城市41个。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商贸流通更加便捷。藏木、多布、果多水电站和旁多水利枢纽投入运营,拉洛水利枢纽提前截流。电力总装机容量达265万千瓦,四年增长1.3倍。建成川藏电网联网工程。外送电力8.24亿千瓦时、增长1.5倍,首次实现净外送电力2亿千瓦时。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通宽带率83.8%。建成拉萨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西藏防抗灾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启动23个西藏自治区级特色小镇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四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二、突出两个重点,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21个农畜产品获国际国内金奖。天然饮用水销量60多万吨、增长41%,“5100”等多个品牌矿泉水获国际金奖,“西藏好水”走出高原、走向全国。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藏青工业园发展取得新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7亿元、增长12%。全面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全年接待游客2315万人次、总收入330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7%,10多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严格土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严格重大工程项目环境监管,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西藏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全面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植树造林83.8万亩。推进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制改革。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西藏自治区级生态县达7个、生态乡镇128个、生态村1296个。我们美丽的西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
三、突出两个保障,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有了新提升
民生保障改善有力。城镇新增就业5万余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10万人次。公益性岗位达28725个,四年增长86%。“双集中”人员达1.9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各项社会保险参保300万人次。完成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项目1000个,七地市所在地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那曲、阿里供暖工程投入使用,建成保障性住房3.4万套,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基层干部职工办公住房条件显著改善。“4·25”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扎实推进,投资完成70.92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双语幼儿园442所,改扩建基础教育学校234所。16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施乡村教师建设“五大工程”。农牧民子女高考录取率达75.4%。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412个。《六弦情缘》等一批文艺精品获国家级奖项。文物保护投入7.7亿元,完成916处文物单位、12万件文物身份证建设。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21%和96.32%。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开工建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完工,那曲西部医疗卫生中心在班戈县建成,新建县级藏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藏医药覆盖率达8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全民健身、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统筹整合资金85.2亿元,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76个,易地扶贫搬迁7.7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28个。订单定向培训4.9万人,实现转移就业3.4万人。安排生态保护岗位50万个。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启动实施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10个县(区)、1008个贫困村具备摘帽条件,13万人精准脱贫。
四、突出两个动力,改革开放和对口支援实现新突破
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社会治理、司法体制、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资源环境、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公布政府权责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取消行政许可22项,累计下放审批权限686项。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全面完成。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资金拨付由“层层转”变为“直通车”。西藏“1+6”农村改革试验工作进展顺利。营改增、商事制度、供销社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央企属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注册企业达60多家。非公经济主体达18.3万户,从业人员109万人。
开放不断扩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功举办第三届藏博会,签约项目146个,协议资金1084.3亿元、比上届增长43.3%,“人间圣地·天上西藏”品牌深入人心、影响广泛,藏博会已成为西藏开放发展的新平台。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开通运营,开辟了广东西藏尼泊尔公铁联运新通道。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完成组建并投入运营,开启了西藏航空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新航程。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外贸进出口回稳向好。
援藏工作不断提升。积极主动与中央国家机关和对口支援省市、中央企业沟通衔接,成功召开对口援藏工作座谈会38个,落实项目1144个、资金253亿元,增加规划外资金55亿元。坚持80%的援藏资金投向基层和民生,投入38.3亿元、完成项目433个。第八批1562名优秀援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工作,为西藏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新标志,成为民族团结协作发展新典范。
金融撬动不断强化。四年来,我们强力推动金融撬动战略,创新投融资体制,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作用更加突出。金融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46%,占西藏生产总值的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增长43.5%,中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翻一番。金融机构不断壮大,西藏银行业机构达679个,各级保险机构62个,成立首家地方财险公司和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市场发展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5.8亿元,高争民爆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14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500亿元。保险业经济补偿作用明显增强。
五、突出两个支撑,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取得新成就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八大科技专项。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青稞、牦牛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建设,建立种质资源扩繁基地19万亩。加快藏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自然科学博物馆开馆运营。建成众创空间5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个,搭建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新平台。拉萨科技孵化器建设稳步推进,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拉萨。藏博会首开青年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一大批城乡青年成为“双创”主体。
人才工作不断加强。1123名组团式援藏医务人员和教师奉献边疆,创新了人才援藏模式。建成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入选国家“万人计划”6人、国家创新推进人才计划2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创新奖1人,选拔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23名。“西藏特培”工作扎实推进。建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出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定办法,鼓励各类人才服务基层干事创业。
六、突出两个基石,民族团结和社会治理呈现新局面
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学校、进寺庙、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召开区地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西藏自治区表彰150个先进集体、210名先进个人。投入6.2亿元,实施兴边富民项目304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巩固发展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局面。
宗教实现和睦和顺。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有力维护了正常宗教秩序,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寺庙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和谐模范寺庙和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十一世班禅坐床20周年庆典、时轮金刚灌顶法会等大型宗教佛事活动安全有序。广大僧尼爱国爱教、遵规守法意识普遍增强。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决打击达赖集团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全面落实十项维稳措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兴媒体管理不断规范。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妥善排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整治发展环境,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零事故、征地拆迁零上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西藏社会大局进入持续和谐稳定新阶段。
各位代表:
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坚决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科学把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创新实施“663”发展思路,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精准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四年来创新发展的艰辛拼搏和实干兴藏的生动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
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西藏稳定,事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边防巩固和人民安居乐业,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我们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全面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了社会局势持续和谐稳定。正是有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小康建设才有了坚强保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做好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发展是第一要务。缩短发展差距,追赶全国步伐,要靠加快发展。我们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千方百计激活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破解发展瓶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动力。只有牢固树立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思想,才能补齐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生是第一导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每年将70%以上财力投向民生,四年实现翻一番。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双集中”,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均等化,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只有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补上教育短板,摘掉缺医少药帽子,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确保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民生阳光普照雪域高原,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心向我们伟大的党、心向我们伟大的祖国!
生态是第一红线。最美丽的蓝天、最圣洁的雪山、最干净的空气、最纯净的水源,这是我们西藏最靓丽的名片,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结合点,成为永续发展的支撑点。我们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坚决的态度、严格的制度、有力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只有牢固树立“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强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职责,保护好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才能发挥生态资源的最大优势,才能挖掘生态特色的最大潜力,才能体现生态保护的最大价值。
各位代表: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无私援助的结果,是西藏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西藏各族人民,向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口支援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骨干企业,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向驻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支撑能力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补短板的任务繁重;投资联动作用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大局稳中有风险、稳中有隐患,反分裂斗争和维稳形势仍然尖锐复杂。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们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17年工作安排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西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西藏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树牢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等“十三对”关系,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美丽西藏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
一、强化民生先动,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产业扶贫,精准实施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统筹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从事生态保护,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吸纳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进一步完善土地、生态、教育、金融等扶贫政策体系,实现农村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大力实施“十项提升”工程。坚持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农牧区小康村建设。深化结对帮扶、产业对接,进一步提高对口援藏扶贫水平。确保完成13万贫困人口脱贫,20个贫困县(区)、170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16.3万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以上。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大财政投入,继续提标扩面,安排300亿元,实施33项事关城乡居民、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农牧区基层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政策。教育“三包”经费标准从年生均3240元提高到3480元。城镇低保标准从月人均640元提高到70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年人均2550元提高到3311元。农牧区医疗制度补助标准从年人均435元提高到475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年人均420元提高到46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65元,高出国家标准15元。企业退休职工体检费从300元提高到1000元、新建过渡期福利金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户补助标准从年人均4740元提高到4940元。“三老”人员生活补助月人均增加50元。边境一线、二线乡镇边民补助标准从年人均1700元、1500元分别提高到2700元、2500元。安排资金27.5亿元,开展强基惠民,改善基层基础条件,提高基层干部待遇。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双语教育,加大农牧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启动高海拔学校供暖工程。完成14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办好内地西藏班校。各地(市)分别集中力量办好1所中等职业学校。推动西藏特色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建设健康西藏,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和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抓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建设,改扩建西藏博物馆,建设西藏自治区广电中心、大剧院和美术馆。推进藏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多渠道开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设立就业创业基金,完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支持和鼓励高校和中职毕业生面向市场、面向内地就业和自主创业。实施农牧民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培训农牧民5.6万人次,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10万人次,让更多农牧民在本地发展中就地就业、增收致富。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对适用人群全覆盖。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稳慎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加强防减灾、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安排资金6.4亿元,加强城镇棚户区改造,发放城镇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
二、强化项目带动,全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落实国家“十三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建成拉萨至林芝、日喀则机场至桑珠孜区、贡嘎机场至泽当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那曲至拉萨、昌都至邦达机场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萨嘎至朗县、波密至墨脱、琼结至错那、狮泉河至普兰(含札达支线)等公路工程,加快推进昌都至德格、昌都至俄洛桥、川藏公路、拉萨至日喀则、日喀则至吉隆口岸等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具备条件适时开工建设。全力推动拉林铁路和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抓紧做好川藏铁路林芝至昌都至雅安段前期工作。实施贡嘎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应急救援工程。开工建设阿青、叶巴滩、瓦托、金桥水电站,力争开工建设康工、江达水电站。实施藏中与昌都电网联网工程,全面启动74个县接入主电网工程。推进拉林铁路供电工程,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格尔木至拉萨输气管线、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改扩建、阿里电网联网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湘河、宗通卡水利枢纽和卓于等水库。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和宽带进村工程。实现乡镇邮政服务网点、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移动网络全覆盖。大力开展“厕所革命”。积极推进高海拔县城供暖工程。
三、强化市场推动,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粮经饲结构。推动优势粮食主产区优先发展,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大力推广人工种草,积极推进畜种改良,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养殖业,提高肉奶产量。深入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生态农牧业。开展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推动生产资料有序流转、入股分红、适度集中,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和种粮养畜大户,在资源优势富集区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种养殖。完善城乡商业网点,着力构筑覆盖城乡的商贸市场网络体系和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成685个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以园区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业。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支持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藏青工业园等园区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提升特色优势加工业发展质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打造唐卡、藏香、藏毯等民族手工业,以医带药推动藏医药业加快发展,推广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合理布局建材业新增产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开发藏东南水电资源。加快天然饮用水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开拓天然饮用水市场。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
以提升服务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坚持畅游西藏目标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开放水平,积极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全力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和标准。既要补齐基础设施硬短板,也要解决制度机制软短板。加快拉萨、林芝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推进景区精品化试点,加强旅游产品宣传推广。推动国内大型旅游企业扩大在藏分支机构覆盖范围。定向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370亿元以上。
四、强化金融撬动,激活社会资本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示范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建设并公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储备库。规范建设投融资平台。创建产业发展基金、开发投资基金和发展投资基金。探索建立“一带一路”西藏股权投资基金。
用好用足用活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力争年末贷款余额突破3600亿元、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扎实推进“两权”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推动3至5家企业上市,发行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公司债。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构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完善金融体系。创建金融产业园区。支持设立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建立健全县域保险服务体系。推动信用评级、保险中介、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五、强化创新驱动,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深化财税改革,加快层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收入划分和对下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林权制度和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以国企整合重组为重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力推进河长制。推动协调发展,深化牧区改革,召开那曲工作会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规范权责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有序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化企业“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召开非公经济发展大会。
有序扩大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积极构建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推动建设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推进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支持粤藏中南亚班列运营。规划建设拉萨综合保税区。加快日喀则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央企、援藏省市国企和其他企业入藏投资兴业,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区。大力提升对口援藏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医疗教育组团式援藏。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扎实做好外事外宣工作。
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科技基础平台、科普基地建设。推进拉萨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探索建立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农牧科技创新行动,设立农口院士工作站。建设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加强卫星遥感应用研究能力建设。依托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程和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研究制定符合西藏实际的执业资格标准和考核办法。安排资金1亿元,大力引进先进实用技术人才,加强农牧民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
六、强化环境促动,营造绿色安全和谐氛围
严守生态安全红线。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行动。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草原、湿地、水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完成西藏自治区级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西藏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三高”项目。深入落实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和产生单位环境监管。加强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实施重要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建设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积极申报珠穆朗玛国家公园、土林-古格世界遗产。积极配合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职责督查巡查制度。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积极配合做好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强化道路交通、矿山、建筑、消防、森林防火、危化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社会治理。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严厉打击达赖集团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整合共享社会和部门数据,全面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深化干部驻村驻寺、城镇网格化管理、“先进双联户”创建,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多元矛盾调处化解机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正常宗教秩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整合资金60亿元,着力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小康示范村建设,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
支持国防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做好人防工作,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page]
政府自身建设
各级政府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聚精会神推进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是绝对忠诚核心。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绝对忠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拥戴核心、政治上信赖核心、组织上忠诚核心、行动上捍卫核心,用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二是提升行政效能。加强学习,不断增强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透明、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行政管理体系,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营商环境。
三是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规范使用行政权力,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强政府立法,完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依法接受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弘扬担当实干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是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全面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六是强化督查落实。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制、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督查、专项督办和审计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政府质量考核,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我们深感自豪;面向未来,我们充满自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西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