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雪鸡 西藏珍稀动物,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又称贝母鸡、麻鸡、野鸡等。
西藏藏东、藏南、藏北无人区及阿里地区均有分布。栖息地海拔为3500~5500米,多活动于高山裸岩和高山草甸或灌丛草甸带。毛为灰白色,体长约50~60厘米,成鸡体重1.5~2千克。食性杂,喜食虫草、贝母等植物的根、茎、叶及昆虫。冬季成群飞至农田啄食青稞,5月下旬至6月上 旬向草原草甸地带迁徙。6月为产卵繁殖期,每只产卵6~10枚。卵呈椭圆形,淡灰蓝色,上有肉桂色斑点,重约50~60克。肉可入药,主治妇科病、疯狗咬伤等病,对风湿症、关节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简介
体形大小与家鸡相似,头、颈褐呈灰色,翅有大白斑,下体白,故称“淡腹雪鸡”;上体土褐色,大部为呈黑褐色虫蠹状斑;前额和上胸各有暗色环带,下胸和腹杂以黑色纵纹。
藏雪鸡额部及眼睑皮淡黄色,颏、耳羽后部、喉及上胸均为白色,头和颈的余部深灰色。上背与颈的交接处有一道宽阔的皮黄色带斑,大致同胸部的一条杂有灰色的带斑相连,其上布满灰色或黑灰色粉状细点,背部带斑的粉点更为密集。背灰褐色,满布皮黄色粉斑,腰和尾羽近棕色,亦具粉斑。翅覆羽与背同色,但具棕白色,宽的羽缘,初级飞羽灰褐色,次级飞羽具白色宽边,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中部及两胁近白色,羽缘黑色,形成显著的纵纹。雌雄鸟几相似,但雌鸟跗蹠无距。
成鸟
雄性成鸟前额、眼先及耳羽较小。土棕色,眼先棕色比较深,背和腰土棕色,上背棕色较淡,成一淡色环带,下达至胸侧,尾上覆羽灰棕,尾羽深棕,均略缀以黑色斑点,两翅的覆羽与背同,但各羽两侧缘部白或棕白、形成显著的纵纹。初级飞羽和覆棕褐色,飞羽外翈部边缘和覆羽外翈均杂以黑褐色虫蠹状点斑,各羽端部有白缘,向外至外翈几全变白,成一大白斑,颏、喉及前颈均白色,颏带土棕,前颈有一灰褐色带环,上胸与背同,亦形成带环状,下胸以下为乳白色,羽毛两边黑色,因而使胸与腹均呈白色而具黑纹,尾下覆羽白,内翈略黑。雌性成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跗跖无距。
幼鸟
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眉以下稍沾棕,喉为沾土棕的白色,后胸以下为沾黄的白色,两胁个别羽毛一边具黑色纵纹。藏雪鸡虹膜褐色到红褐色,嘴角紫色,基部以及掩盖鼻孔之腊膜为橙红色,眼围和眼睑石板蓝色,跗跖与距暗橙红色或深红色。虹膜-深褐;嘴-黄色;脚-红色。叫声:繁殖鸟日夜重复嘶叫,声似gu-gu-gu-gu!
种群分布
藏雪鸡在西藏各个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周围的新疆、甘肃、青海、四川高山地区也有分布,但数量非常稀少。因藏雪鸡多栖息活动于海拔4000——6000米的高山“雪线”附近,故称“雪鸡”。
藏雪鸡经常5至7只或十几只成群活动,到冬季可达几十只至上百只一群,在那些积雪被羊踏开的地方寻找食物,有时下到牧民帐篷附近觅食。夜幕降临,它们便隐身岩石底下过夜。由于其自身的保护色,遇有危险时原地伏身不动,很难被发现。白天群鸡休息时,有老鸡在高处“放哨”。一遇情况,长鸣报警,群鸡逃窜或隐避。雪鸡食性较杂。主要以高山植物的根茎、叶、果实、杂草种子等为食,偶亦啄食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活习性
栖息
藏雪鸡属于高山种类,出没在终年积雪、人迹罕见的高山裸岩地带,与高山植物雪莲相伴,是高山动物的代表种类,是名符其实的登山健将。
藏雪鸡一般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6000米左右的森林上线至雪线之间的高山灌丛、苔原和裸岩地带,靠近分布区边缘的种群冬季可以下降到2000米,甚至1200-1500米处越冬。有季节性垂直迁移性。
常在裸露岩石的稀疏灌丛和高山苔原草甸等处活动,也常在雪线附近觅食。从不进入森林和厚密的大片灌丛地区。
结群
喜爱结群,多呈3-5只的小群活动。在密度高的地区,可以见到10—20只,甚至多达近百只的大群。白天活动,从天明一直到黄昏,常从山腰向上行走觅食,直到山顶。中午前后在岩石旁休息,梳理羽毛。
性情胆怯而机警,很远发现危险就立即逃离。翅强,善飞,但在遇敌害时往往奔走逃避,不得已时才鼓翼起飞,逃跑时,摇摇摆摆,略似雁行走姿势,尾特别直,显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觅食时不设“岗哨”,但在白天休息时,则由老鸟站高的岩石上“放哨”,发现敌害就发出长而大的鸣叫声。
在山坡岩石上奔走时非常灵活。飞行和滑翔的能力也较强,飞行沉重而急速,能从一个山头飞到另一个山头,或连续飞过几个山头,飞行时常伴随着“嘎,嘎”的叫声。
食物
藏雪鸡的食性以植物性由主,兼食少量昆虫。食物包括莎草、针茅、藏玄参、早熟禾、雪莲、珠芽蓼、蒲公英、异燕麦等高山植物。
藏雪鸡善于行走和滑翔,对高山的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在积雪三十厘米的地带与盘羊、岩羊等高山有蹄类动物混杂活动,翻食野羊踏过的路径下的植物,啄食植物的球茎、块根、草叶和小动物等,有时下到牧民帐篷附近觅食。
夜幕降临,它们便隐身岩石底下过夜。由于其自身的保护色,遇有危险时原地伏身不动,很难被发现。巢很隐蔽,置于裸岩裂缝的草丛中,很简陋,呈盘状,内铺干草、苔藓、兽毛和自身腹羽。
求偶
每年4-5月间进入繁殖期,此时雄鸟变得极为活跃,频频发出急速、高亢的求偶鸣叫,并伴随有扑扑的振翅声,尤以清晨频繁。群体也逐渐分散、配对。配偶为单配制,雄鸟为了争夺领域和配偶,常在岩石上相互啄斗,以胸相撞,直到将另一方击败。求偶时雄鸟的身体前倾,尾上翘并呈扇形展开,颈朝前伸,追逐雌鸟。
筑巢
交尾后开始筑巢,通常营巢在峭壁岩石下的石缝、洞穴中,巢边有灌木、杂草丛遮蔽。巢甚简陋,里面仅垫有少许干草、羊毛和羽毛等。巢的大小为直径40-47厘米,深8-10厘米。
产卵
每窝产卵4-7枚,最高可达13枚,每1-2天产一卵,10-15天产齐,产齐后才开始孵卵。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灰褐色、淡黄白色、橄榄褐色和皮黄色等,上面布有土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尖端较多,钝端较为稀少。卵的平均大小为57.4—68×40.3—45毫米,平均重量为52.3—56.4克。
孵化
孵卵过程全由雌鸟承担,雄鸟则在巢区内警戒和护卫,当有来犯者时,雄鸟不断高声鸣叫,引诱来犯者离开巢区。雌鸟除每天外出一次,觅食约半小时外,其余时间均在巢中孵化。藏雪鸡在不同的地区孵化期的长短有所不同,在西藏为27天,在新疆为26天,在甘肃则为19-22天。
最早在6月初就有雏鸟孵出。刚孵出时体重为75克,全身披有黑麻黄色的绒羽,嘴黑色,腿淡黄色。出壳后1天即可在地上行走,第3天就能随雌鸟觅食,晚上随亲鸟在避风处过夜,出壳2周以后就可以飞行了。
藏族同胞一直将藏雪鸡视为“神鸟”,藏雪鸡其经济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较高。
在西藏总数约有20万只,最高密度为每公顷0.06只左右;在青海的总数更是多达100多万只,典型栖息地的密度为每公顷0.27只;而新疆南部、四川西部等地的密度略低,为每公顷0.01只左右。20世纪70年代以来,藏雪鸡的数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交通发达和人口较多的地区。
保护
国际濒危动物名册上列藏雪鸡为一级濒危物种;中国已把它定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西藏藏东、藏南、藏北无人区及阿里地区均有分布。栖息地海拔为3500~5500米,多活动于高山裸岩和高山草甸或灌丛草甸带。毛为灰白色,体长约50~60厘米,成鸡体重1.5~2千克。食性杂,喜食虫草、贝母等植物的根、茎、叶及昆虫。冬季成群飞至农田啄食青稞,5月下旬至6月上 旬向草原草甸地带迁徙。6月为产卵繁殖期,每只产卵6~10枚。卵呈椭圆形,淡灰蓝色,上有肉桂色斑点,重约50~60克。肉可入药,主治妇科病、疯狗咬伤等病,对风湿症、关节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简介
体形大小与家鸡相似,头、颈褐呈灰色,翅有大白斑,下体白,故称“淡腹雪鸡”;上体土褐色,大部为呈黑褐色虫蠹状斑;前额和上胸各有暗色环带,下胸和腹杂以黑色纵纹。
藏雪鸡额部及眼睑皮淡黄色,颏、耳羽后部、喉及上胸均为白色,头和颈的余部深灰色。上背与颈的交接处有一道宽阔的皮黄色带斑,大致同胸部的一条杂有灰色的带斑相连,其上布满灰色或黑灰色粉状细点,背部带斑的粉点更为密集。背灰褐色,满布皮黄色粉斑,腰和尾羽近棕色,亦具粉斑。翅覆羽与背同色,但具棕白色,宽的羽缘,初级飞羽灰褐色,次级飞羽具白色宽边,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中部及两胁近白色,羽缘黑色,形成显著的纵纹。雌雄鸟几相似,但雌鸟跗蹠无距。
成鸟
雄性成鸟前额、眼先及耳羽较小。土棕色,眼先棕色比较深,背和腰土棕色,上背棕色较淡,成一淡色环带,下达至胸侧,尾上覆羽灰棕,尾羽深棕,均略缀以黑色斑点,两翅的覆羽与背同,但各羽两侧缘部白或棕白、形成显著的纵纹。初级飞羽和覆棕褐色,飞羽外翈部边缘和覆羽外翈均杂以黑褐色虫蠹状点斑,各羽端部有白缘,向外至外翈几全变白,成一大白斑,颏、喉及前颈均白色,颏带土棕,前颈有一灰褐色带环,上胸与背同,亦形成带环状,下胸以下为乳白色,羽毛两边黑色,因而使胸与腹均呈白色而具黑纹,尾下覆羽白,内翈略黑。雌性成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跗跖无距。
幼鸟
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眉以下稍沾棕,喉为沾土棕的白色,后胸以下为沾黄的白色,两胁个别羽毛一边具黑色纵纹。藏雪鸡虹膜褐色到红褐色,嘴角紫色,基部以及掩盖鼻孔之腊膜为橙红色,眼围和眼睑石板蓝色,跗跖与距暗橙红色或深红色。虹膜-深褐;嘴-黄色;脚-红色。叫声:繁殖鸟日夜重复嘶叫,声似gu-gu-gu-gu!
种群分布
藏雪鸡在西藏各个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周围的新疆、甘肃、青海、四川高山地区也有分布,但数量非常稀少。因藏雪鸡多栖息活动于海拔4000——6000米的高山“雪线”附近,故称“雪鸡”。
藏雪鸡经常5至7只或十几只成群活动,到冬季可达几十只至上百只一群,在那些积雪被羊踏开的地方寻找食物,有时下到牧民帐篷附近觅食。夜幕降临,它们便隐身岩石底下过夜。由于其自身的保护色,遇有危险时原地伏身不动,很难被发现。白天群鸡休息时,有老鸡在高处“放哨”。一遇情况,长鸣报警,群鸡逃窜或隐避。雪鸡食性较杂。主要以高山植物的根茎、叶、果实、杂草种子等为食,偶亦啄食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活习性
栖息
藏雪鸡属于高山种类,出没在终年积雪、人迹罕见的高山裸岩地带,与高山植物雪莲相伴,是高山动物的代表种类,是名符其实的登山健将。
藏雪鸡一般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6000米左右的森林上线至雪线之间的高山灌丛、苔原和裸岩地带,靠近分布区边缘的种群冬季可以下降到2000米,甚至1200-1500米处越冬。有季节性垂直迁移性。
常在裸露岩石的稀疏灌丛和高山苔原草甸等处活动,也常在雪线附近觅食。从不进入森林和厚密的大片灌丛地区。
结群
喜爱结群,多呈3-5只的小群活动。在密度高的地区,可以见到10—20只,甚至多达近百只的大群。白天活动,从天明一直到黄昏,常从山腰向上行走觅食,直到山顶。中午前后在岩石旁休息,梳理羽毛。
性情胆怯而机警,很远发现危险就立即逃离。翅强,善飞,但在遇敌害时往往奔走逃避,不得已时才鼓翼起飞,逃跑时,摇摇摆摆,略似雁行走姿势,尾特别直,显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觅食时不设“岗哨”,但在白天休息时,则由老鸟站高的岩石上“放哨”,发现敌害就发出长而大的鸣叫声。
在山坡岩石上奔走时非常灵活。飞行和滑翔的能力也较强,飞行沉重而急速,能从一个山头飞到另一个山头,或连续飞过几个山头,飞行时常伴随着“嘎,嘎”的叫声。
食物
藏雪鸡的食性以植物性由主,兼食少量昆虫。食物包括莎草、针茅、藏玄参、早熟禾、雪莲、珠芽蓼、蒲公英、异燕麦等高山植物。
藏雪鸡善于行走和滑翔,对高山的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在积雪三十厘米的地带与盘羊、岩羊等高山有蹄类动物混杂活动,翻食野羊踏过的路径下的植物,啄食植物的球茎、块根、草叶和小动物等,有时下到牧民帐篷附近觅食。
夜幕降临,它们便隐身岩石底下过夜。由于其自身的保护色,遇有危险时原地伏身不动,很难被发现。巢很隐蔽,置于裸岩裂缝的草丛中,很简陋,呈盘状,内铺干草、苔藓、兽毛和自身腹羽。
求偶
每年4-5月间进入繁殖期,此时雄鸟变得极为活跃,频频发出急速、高亢的求偶鸣叫,并伴随有扑扑的振翅声,尤以清晨频繁。群体也逐渐分散、配对。配偶为单配制,雄鸟为了争夺领域和配偶,常在岩石上相互啄斗,以胸相撞,直到将另一方击败。求偶时雄鸟的身体前倾,尾上翘并呈扇形展开,颈朝前伸,追逐雌鸟。
筑巢
交尾后开始筑巢,通常营巢在峭壁岩石下的石缝、洞穴中,巢边有灌木、杂草丛遮蔽。巢甚简陋,里面仅垫有少许干草、羊毛和羽毛等。巢的大小为直径40-47厘米,深8-10厘米。
产卵
每窝产卵4-7枚,最高可达13枚,每1-2天产一卵,10-15天产齐,产齐后才开始孵卵。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灰褐色、淡黄白色、橄榄褐色和皮黄色等,上面布有土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尖端较多,钝端较为稀少。卵的平均大小为57.4—68×40.3—45毫米,平均重量为52.3—56.4克。
孵化
孵卵过程全由雌鸟承担,雄鸟则在巢区内警戒和护卫,当有来犯者时,雄鸟不断高声鸣叫,引诱来犯者离开巢区。雌鸟除每天外出一次,觅食约半小时外,其余时间均在巢中孵化。藏雪鸡在不同的地区孵化期的长短有所不同,在西藏为27天,在新疆为26天,在甘肃则为19-22天。
最早在6月初就有雏鸟孵出。刚孵出时体重为75克,全身披有黑麻黄色的绒羽,嘴黑色,腿淡黄色。出壳后1天即可在地上行走,第3天就能随雌鸟觅食,晚上随亲鸟在避风处过夜,出壳2周以后就可以飞行了。
藏族同胞一直将藏雪鸡视为“神鸟”,藏雪鸡其经济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较高。
在西藏总数约有20万只,最高密度为每公顷0.06只左右;在青海的总数更是多达100多万只,典型栖息地的密度为每公顷0.27只;而新疆南部、四川西部等地的密度略低,为每公顷0.01只左右。20世纪70年代以来,藏雪鸡的数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交通发达和人口较多的地区。
保护
国际濒危动物名册上列藏雪鸡为一级濒危物种;中国已把它定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