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星期三 藏历:木龙年十一月初九
西藏百科 | 藏地万象 | 文物考古 | 文物

岩画

2013-06-18 14:02:37来源:西藏在线
岩画 刻画在岩穴、石崖壁面及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等的总称。一般采用金属及其他工具凿刻或赭石等矿物颜料描绘而成,绘画颜色包括黄、黑、红、白各色。表现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只刻画各种形象的外形轮廓,另一种则对描绘对象通体进行凿刻或用颜料涂画。

  西藏古代岩画主要在新石器晚期至吐蕃王朝时期之间,在西藏考古年代上大致属于早期金属时代。在该时期考古遗存中,发现最多的是西藏古代岩画,大量的岩画几乎遍布西藏各地,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西藏西北部、北部以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等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地区。岩画生动而形象地记录了西藏古代族群的生产、繁衍、战争、祭祀等场面,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图像史料,为研究不同时期人们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
 
  分布 中国的岩画分布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一是以表现宗教祭祀活动为主,赭色涂绘式的南方岩画,从西南逐渐向华南地区延伸;一是以动物表现为主,凿刻式的北方猎牧人的岩画,分布在自东北至西北、西南的半月形地带,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诸省区。

  从地理上看,西藏在中国岩画分布上正好位于岩画南、北两大系统的交汇处,北接青海、内蒙古、新疆,是北方岩画环形分布带的终点;另一方面,其南部、东部与四川、云南毗邻,在地理、文化上均与西南汉藏走廊保持着密切联系。

  西藏岩画的发现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共发现岩画点60余处,5000余幅画面。西藏古代岩画的主要分布地大多集中在西藏的西部和北部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高原地区,即藏北羌塘,且以西部阿里和北部那曲两大地区的岩画点最为集中,也最具特色。

  西部岩画,制作手法以凿刻为主,有少量的赭色涂绘,岩画的表现题材和艺术风格更接近中国北方岩画传统。西部岩画又以日土县境内的岩画点最为密集:任姆栋、鲁日朗卡、阿垄沟、塔康巴、曲嘎尔羌、那布龙、多玛等岩画点主要分布在新藏公路附近,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西藏高原连接克什米尔、中亚以及中国西域地区的重要通道。西部岩画的绝大部分还是本土特色浓郁的高原岩画,苯教“血祭”岩画(任姆栋岩画点)、商贸或迁徙运输的人马(塔康巴岩画点)、巫师活动(鲁日朗卡岩画点)、狩猎或放牧生活、祭祀仪轨等等,反映西藏西部早期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曾经有过的繁荣昌盛,而这个文明时期与传说中西部古老的象雄文明相关。

  北部岩画,分别以加林岩画点和纳木错一带的洞穴岩画为其代表。通过动物、人物、树木、符号等形象,表现了北部地区狩猎、驯服野牦牛、放牧、争斗等生活内容。画面充满动感,风格古朴简约,图像通体凿刻。纳木错一带的洞穴岩画(包括西岸的其多山岩画与东岸的扎西岛岩画点)表现佛教文化内容,其制作年代大大晚于加林岩画和西藏西部的凿刻式岩画。除此之外,纳木错岩画还是西藏岩画中并不多见的涂绘派。由于涂绘手法相对便利,纳木错一带的洞穴岩画所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以往岩画中经常出现的狩猎畜牧、争战演练、舞蹈娱乐等内容外,宗教符号及祭祀活动特别丰富。
 
  岩画年代 西藏岩画大致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

  ①早期。西藏发现最早时期的岩画是距今大约4000~5000年前后的遗存。该时期是西藏苯教文化兴起前,岩画表现内容多是游牧狩猎的活动,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北部加林岩画点、定日门吉岩画点和西部的阿垄沟岩画点。另外鲁日朗卡、任姆栋等岩画点也保存有部分早期岩画图像,均属于高原最早的一批岩画点。早期岩画多以麻点通体敲凿法为主,形象有符号化倾向,呈剪影形式,画面内容中动物最多,表现了放牧、狩猎、驯服野牦牛的活动场面。手法古朴稚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的遗迹。

  ②中期。中期岩画大致在公元前1000年,是早期苯教文化时期,是古代西部象雄文明时期的岩画。内容出现早期原始的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巫术祭祀活动场面及苯教信仰符号。中期也是西藏岩画的繁荣期,岩画点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较为典型的是日土岩画和任姆栋岩画。该时期岩画仍使用通体麻点敲凿法,但已向线条表现方面转化,制作以线条轮廓的磨制法为主,线条表现简洁,轮廓分明,而富于变化,并开始细节的表现。

  ③晚期。内容以狩猎和动物表现为主,特点主要是表现手法上的装饰性加强,体现出一种轻盈华丽的风韵。该时期岩画中的动物,如牛、羊、鹿、犬等均在躯干上绘有“~”形纹或多层螺旋纹,既表现动物躯体内骨骼结构的意图,又富于装饰美。晚期岩画以藏北纳木错一带的洞穴岩画为其代表。
 
  典型图案 在西藏岩画中,最主要的图案有牦牛图案和“雍仲”符号。
 
  牦牛图案 西藏最富于高原岩画特色的是牦牛图案。

  牦牛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动物物种,它们抗严寒,抗缺氧,吃苦耐劳,被人们誉为“高原之舟”,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动物之一。在西藏古老的岩画里,早期高原人对牦牛细致入微的观察得到了生动体现。牦牛的艺术表现简明扼要,生动夸张,表现风格多样化。岩画的创作者突出牦牛的某些局部特征,如通过夸张牦牛的拱背和牛角,表现出牦牛雄厚威武的躯体与强有力的动态。

  剪影式画法属于岩画中的早期风格。这类牦牛多为通体凿刻,饱满圆浑,体积不大却气势磅礴,大尾小头,拱背垂腹,四肢短而有力,牛角弯成半圆形或圆形,多见于鲁日朗卡和阿垄沟岩画点。绘画者显然已深谙它们的牛脾气,无论是围猎野牦牛还是驯服野牦牛,都能处理得情趣盎然。

  后来出现的简易型牦牛样式似乎是对前者的一种变体,它们不再采用通体凿刻,仅用线条勾勒出大体的轮廓,牦牛雄浑厚重的躯体被拉得更长,没有早期那般肥硕,头部小而尖,整个躯干向前倾,常作奔跑状,高突的拱背加强了牦牛表现的力度。表现这类牦牛的分布区域主要是西部,特别是在塔康巴、任姆栋等岩画点,显示出由早期向晚期的一种过渡性。

  还有一类牦牛亦为线刻型,形体拉得较长,由于躯干被拉长而显得不够肥硕。如头部小,牛角尖部带有小弯,略有些拱背,整个躯干似一个长方形,最突出的特色是腹下垂毛很长,这类牦牛形体表现远不如前两类那样富于动感,饱满生动,但牦牛整个形体的巨大和腹部垂毛的细部刻画弥补了造型上的刻板。与这类牦牛一起还出现有伴生符号,如日月图案和“雍仲”符号,反映岩画画面中的某种特殊含义。
 
  “雍仲”符号 西藏大量出现的“雍仲”符号是西藏岩画的第二个最具典型性的图案。

  在西藏,最常见、最古老、又最能够代表高原文明特征的就是这个神秘的“雍仲”符号(又称“万”字符)。在高原文化中,无论是佛教前的苯教时期,还是吐蕃的佛教时期,“雍仲”符号一直存在,使高原人的精神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作用。

  西藏岩画中出现的“雍仲”符号图案不仅分布面积相当广(遍布西部、北部、南部),而且其延续的时期也相当长,贯穿于西藏岩画的早、中、晚三期。这说明该符号本身极为古老的性格以及它与高原早期文化的渊源关系。

  “雍仲”符号极少单独存在,更多的情况是与其他图形共存于画面之中。在西藏岩画里,经常与“雍仲”符号相伴生的有如下一些图形:日月符号,日月、树木图形,动物(常常是巨大肥硕的牦牛),巫师,旗帜或代表帐篷(居住点)的图案,一种不明含义的圆形,等等。这些伴生的物象往往是远古高原人生活中具有重要现实或象征意义的内容,它们或与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或与宗教祭祀活动相关,如日月崇拜、树神、巫师的祭祀活动等等。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很少有树木,但却有“雍仲”符号与树木图案的伴生,而且树木图案反复出现在岩画里,这一现象本身说明树木在这些古代族群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西藏岩画中的树木多与“雍仲”或日月符号伴生,图像本身所具有的宗教象征意义十分明确。
 
  主要岩画地点 西藏共发现岩画点60余处,计5000余幅画面,分布在自治区的14个县境内。
 
  日土岩画 日土岩画的年代大约为吐蕃建立以前,即公元前2世纪以前到公元629年。日土岩画共发现三处地点:任姆栋地点、鲁日朗卡地点和恰克桑地点。岩画多刻制在垂直的岩面上,亦有少数刻制在较为倾斜的岩面上。岩石石质较差,易剥落,多为多层薄石层,呈黄褐色和灰褐色。岩画面积随岩面大小而有区别,大者12平方米,小者仅0.3平方米。每幅画面有一至数十个单个图像。岩画题材以反映动物为主。岩画的内容有宗教、祭祀、狩猎、放牧、骑乘等场面。日土岩画根据其内容、画风以及刻凿技术的不同,大体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①早期。岩画内容主要有牦牛、马、羊、驴、犬、鹿、羚羊、鱼、人以及雍仲等符号和日、月、羽毛、房屋陷阱、男性生殖器、陶罐、盾牌、长杆等。画风简洁、生动、概括性强。少数采用单线图像概括动物形体。刻凿方法多用点连线,也有一定数量的通体敲凿。多数岩画画面图像凌乱分散,刻凿痕迹模糊不清。

  ②中期。画面内容有牦牛、羊、犬、骆驼、鹿、羚羊、鸵鸟、盾牌、人等。画风与早期日土岩画相比更趋写实,线条更加流畅。但很多方面仍保留早期风格,如部分动物腿、蹄等细部画法。中期画风最突出的特点是牦牛、羊、鹿身上多饰“一”形纹。通体刻凿极少出现,而多采用敲凿轮廓线的方法。画面布局紧凑。

  ③晚期。晚期岩画数量较少,内容不甚丰富,最多出现的是鹿、犬等,新出现的图像有鹰、“田”符号等。情节以反映狩猎场面为主,如犬追逐鹿、鹿回首翘望等。此时期画风写实性强,动态感强,画面华丽,有强烈的装饰性,线条流畅。与早、中期相比,日土晚期岩画具有明显不同的另一特征是动物的腿、蹄、裆部相连,细部表现逼真。另外,鹿腿部的纹饰多以多重螺旋纹表示。刻凿方法多为磨刻轮廓线,通体敲凿不复出现。日土岩画在内容与表现风格上的多元性反映出该地曾有过不同族群的活动。日土任姆栋的一组“豹逐鹿”图在西藏岩画中很少见到。鹿躯体上的纹饰,挺拔俏丽的体态,流畅的线条,显示出与北方欧亚草原民族艺术的相似性。1996年日土岩画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加林岩画 岩画分布于藏北地区申扎县加林山中段南坡,名俄冬沟,毗邻盐湖,海拔近5000米。岩画均敲凿于整块石头上,题材大多为牦牛、马、犬、羚羊、鸟和人等。有的是在一块石头上敲凿出的单幅图像,有的则在一块石头上敲凿出一幅或数幅图像,有的岩画上还敲凿有藏文、五星红旗、汽车、汉文等。岩画制作方法一般为通体敲凿而成,凿痕较浅。由于长期风雪影响,画痕部分已形成暗红色的石锈。岩画画面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用笔抽象洗练,古拙朴素。

  加林岩画多数系新石器时代作品,时间距今大约3000~4000年以前。加林岩画的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过着以狩猎为主,兼家畜饲养和畜牧业的经济生活,如以野牦牛、羚羊等动物为狩猎对象。犬表明家畜饲养已经出现,马以及驯牛的场面表明畜牧业已经发展。
 
  吉仲岩画 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海拔4350米。共发现有20余幅画面,所有画面相对集中,分布范围在200平方米内。该地点岩画保存较好,图像均可辨认。从刻痕和图像内容看,有少量岩画是近现代的作品。岩画制作方法有敲凿法、磨刻法两种。岩画内容丰富,数量最多的是动物,主要包括马、牦牛、羊、犬等,其中以牦牛最多。人物形象有骑马或徒步狩猎者、放牧者等。另外,在画面中还有日月及“雍仲”符号。岩画题材主要表现狩猎、放牧的场面,题材单一。

  吉仲地点是在革吉县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代岩画遗存,从整体面貌上看,该地点岩画与日土岩画较为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征,如在制作方法中的磨刻法与日土一带岩画采用的磨刻法略有不同;动物种类不见日土一带常见的鹿等。其制作年代的上限早至吐蕃时期,下限约为近代。
 
  艺术风格 从岩画的艺术风格看,西藏岩画整体上属于北方岩画系统,所表现的内容题材、造型风格以及制作手段均反映出北方猎牧人的岩画共性。但藏北纳木错洞穴岩画的赭色涂绘与浓郁的祭祀文化特色又属于西南古老岩画的主要特性。因此,西藏岩画不仅是北方系岩画的延伸,又是与西南古老岩画衔接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南、北两大岩画系统在青藏高原的交融汇合,西藏岩画成为中国南、北两大岩画系统的中转媒介,这一特殊的地理与文化上的特征使西藏岩画在中国岩画学中处于极为特殊的地位,也反映出这一地区在民族文化上的特殊性与丰富性。西藏岩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囊括了早期高原人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