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资源 西藏是中国畜种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牲畜品种主要有牦牛、藏黄牛、犏牛、藏绵羊、山羊以及藏猪等,这些牲畜具有耐粗饲料喂养、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是中国其他地区牲畜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在西藏各个县级单位的牲畜结构中(按绵羊单位计算),牦牛比重占第一位的有36个县,一般比重在40%~50%,高者达70%~80%;绵羊比重占第一位的有26个县,一般比重在45%~55%,高者达70%以上;黄牛比重占第一位的有12个县,一般比重在40%~50%,高者达80%以上。2002年西藏牲畜总头数243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633万头(只)。牛羊猪肉总产量17.21万吨,奶类产量24.30万吨。
藏黄牛 西藏四大畜种之一。黄牛是一种乳、肉、役兼用的牲畜品种,主要分布在种植业为主的农区和半农牧半牧地区。藏黄牛一般体型较小,头平直、颈短,腹部圆。雄性个体头稍宽,角小,肩峰稍高,四肢粗壮,体高93~115厘米,体长105~125厘米,平均体重215.3千克;雌性一般四肢细长,蹄坚实有力,体高90~105厘米,体长95~117厘米,平均体重197.7千克。西藏黄牛同海拔1000米以下其他地区的黄牛相比,每分钟呼吸次数约多50%,脉搏跳动次数多24%。藏黄牛每年泌乳期5个月,夏季日产奶1.5~2.5千克,奶含脂率约5%,每头雌性黄牛年产酥油12~15千克。饲养方式一般是舍饲与放牧相结合。
犏牛 黄牛与牦牛杂交的后代,分布于农牧交叉地区。性情温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外貌具有藏黄牛与藏牦牛的特征,个体比藏黄牛大,头长角细,有散生的长毛,颈短,四肢强健。成年雄性犏牛体高115~125厘米,体长125~135厘米,主要用于耕地和驮运,驮运可负重50多千克,日行40~50千米。雌性犏牛体高100~110厘米,体长120厘米左右,可乳、肉兼用,泌乳期5个月,7~8月份为泌乳期旺季,日产奶2~4千克,含脂率5%~6%。
藏绵羊 西藏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畜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包括羌塘高原、阿里东西部和藏南高原。按外貌特征、生物特征、地区分布可分为高原型藏绵羊和河谷型藏绵羊。①高原型藏绵羊。主要分布在藏北和雅鲁藏布江上游等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牧区,约占藏绵羊总数的56%,体型呈长方形,胸部发育突出,成年公羊体高63~70厘米,体长62~80厘米,体重60千克;成年母羊体高60~68厘米,体长62~75厘米,体重27~50千克。母羊繁殖率70%~80%,挤奶3~4个月。藏北牧区藏绵羊还可作驮羊,每只羊驮7~10千克,日行7~10千米。②河谷型藏绵羊。主要分布在海拔45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及藏南高原的部分地区,约占藏绵羊总数的34%。体型呈圆桶状,较小。公羊体高47~68厘米,体长52~73厘米,体重25~50千克;母羊体高47~63厘米,体长49~68厘米,体重20~35千克。1960年后,西藏各地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羊、美利奴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和茨盖半细毛羊等,对当地藏绵羊进行杂交改良。2000年西藏绵羊存栏1074万只。
藏山羊 西藏家畜品种之一。具有生活力强、耐高寒等特点,藏东峡谷至海拔50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均有分布,以日喀则、那曲等地最多。体格紧凑结实,毛色以黑色、青色和白色为主。成年公羊体高50~65厘米,体长55~75厘米,体重25~37千克;母山羊体高45~60厘米,体长50~70厘米,体重20~30千克。一般高寒牧区的藏山羊个体较大,河谷农区的山羊个体较小。藏山羊行动灵活、敏捷,善于爬山,不苛求牧场条件。藏山羊泌乳期3~4个月,日产奶0.15~0.30千克,泌乳旺季日产奶0.75千克。亚东等地饲养一种乳用藏山羊,毛短发亮,个体较大,日产奶量1.5~2千克。2000年西藏山羊存栏590万只。
藏猪 西藏家畜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藏南和藏东的农区和半农牧区,以米林、林芝、工布江达、林周、墨脱等县较多。适应高寒气候,耐粗放饲料管理,个体小,被毛长,毛为黑色,少数为棕色。体躯较短、窄,头长,嘴呈锥形,四肢短,皮厚,心脏发达。一般无圈,和牛羊一起放牧,多食野果、树根和青草等。生长发育慢,体轻,成熟晚,繁殖率低,饲养两年后体重为40~50千克。1951年后,西藏自治区从内地引进荣昌猪、约克夏猪、巴克夏猪、长白猪等10余个良种猪,进行繁殖饲养和改良当地猪,其杂交后代具有适应性强、产仔率高、仔猪个体大、发育快、抗病力强等特点。2000年全区猪存栏23万头,出栏13.64万头,出栏率62%,猪肉产量0.79万吨。
藏黄牛 西藏四大畜种之一。黄牛是一种乳、肉、役兼用的牲畜品种,主要分布在种植业为主的农区和半农牧半牧地区。藏黄牛一般体型较小,头平直、颈短,腹部圆。雄性个体头稍宽,角小,肩峰稍高,四肢粗壮,体高93~115厘米,体长105~125厘米,平均体重215.3千克;雌性一般四肢细长,蹄坚实有力,体高90~105厘米,体长95~117厘米,平均体重197.7千克。西藏黄牛同海拔1000米以下其他地区的黄牛相比,每分钟呼吸次数约多50%,脉搏跳动次数多24%。藏黄牛每年泌乳期5个月,夏季日产奶1.5~2.5千克,奶含脂率约5%,每头雌性黄牛年产酥油12~15千克。饲养方式一般是舍饲与放牧相结合。
犏牛 黄牛与牦牛杂交的后代,分布于农牧交叉地区。性情温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外貌具有藏黄牛与藏牦牛的特征,个体比藏黄牛大,头长角细,有散生的长毛,颈短,四肢强健。成年雄性犏牛体高115~125厘米,体长125~135厘米,主要用于耕地和驮运,驮运可负重50多千克,日行40~50千米。雌性犏牛体高100~110厘米,体长120厘米左右,可乳、肉兼用,泌乳期5个月,7~8月份为泌乳期旺季,日产奶2~4千克,含脂率5%~6%。
藏绵羊 西藏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畜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包括羌塘高原、阿里东西部和藏南高原。按外貌特征、生物特征、地区分布可分为高原型藏绵羊和河谷型藏绵羊。①高原型藏绵羊。主要分布在藏北和雅鲁藏布江上游等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牧区,约占藏绵羊总数的56%,体型呈长方形,胸部发育突出,成年公羊体高63~70厘米,体长62~80厘米,体重60千克;成年母羊体高60~68厘米,体长62~75厘米,体重27~50千克。母羊繁殖率70%~80%,挤奶3~4个月。藏北牧区藏绵羊还可作驮羊,每只羊驮7~10千克,日行7~10千米。②河谷型藏绵羊。主要分布在海拔45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及藏南高原的部分地区,约占藏绵羊总数的34%。体型呈圆桶状,较小。公羊体高47~68厘米,体长52~73厘米,体重25~50千克;母羊体高47~63厘米,体长49~68厘米,体重20~35千克。1960年后,西藏各地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羊、美利奴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和茨盖半细毛羊等,对当地藏绵羊进行杂交改良。2000年西藏绵羊存栏1074万只。
藏山羊 西藏家畜品种之一。具有生活力强、耐高寒等特点,藏东峡谷至海拔50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均有分布,以日喀则、那曲等地最多。体格紧凑结实,毛色以黑色、青色和白色为主。成年公羊体高50~65厘米,体长55~75厘米,体重25~37千克;母山羊体高45~60厘米,体长50~70厘米,体重20~30千克。一般高寒牧区的藏山羊个体较大,河谷农区的山羊个体较小。藏山羊行动灵活、敏捷,善于爬山,不苛求牧场条件。藏山羊泌乳期3~4个月,日产奶0.15~0.30千克,泌乳旺季日产奶0.75千克。亚东等地饲养一种乳用藏山羊,毛短发亮,个体较大,日产奶量1.5~2千克。2000年西藏山羊存栏590万只。
藏猪 西藏家畜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藏南和藏东的农区和半农牧区,以米林、林芝、工布江达、林周、墨脱等县较多。适应高寒气候,耐粗放饲料管理,个体小,被毛长,毛为黑色,少数为棕色。体躯较短、窄,头长,嘴呈锥形,四肢短,皮厚,心脏发达。一般无圈,和牛羊一起放牧,多食野果、树根和青草等。生长发育慢,体轻,成熟晚,繁殖率低,饲养两年后体重为40~50千克。1951年后,西藏自治区从内地引进荣昌猪、约克夏猪、巴克夏猪、长白猪等10余个良种猪,进行繁殖饲养和改良当地猪,其杂交后代具有适应性强、产仔率高、仔猪个体大、发育快、抗病力强等特点。2000年全区猪存栏23万头,出栏13.64万头,出栏率62%,猪肉产量0.7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