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百科 | 藏地万象 | 自然地理 | 高原、平原、谷地

青藏高原

2013-05-13 14:32:47来源:西藏在线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曾名青康藏高原。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亚欧大陆中南部,西至帕米尔高原,东及横断山,北界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除西南边缘部分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及缅甸等国外,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西南部、四川省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缘、云南省部分地区。跨踞北纬25°~40°,东经74°~104°。东西长2500千米,南北宽1200千米,总面积23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8.4%。因主要位于青海、西藏两省区而得名。藏北高原为青藏高原的主体。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享有“世界屋脊”之美誉。由于雄踞地球之巅,被称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因具有特高的海拔、独特的自然景观、特殊的巨厚地壳、独特的地质历史与岩石圈结构、复杂的生物区系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特点,对东亚、南亚气候与环境变迁有重要影响,使它成为当今地球上独特的自然地域单元。青藏高原还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众多河流的发源地,素有“亚洲水塔”之称。
 
  地质 青藏高原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和多次沧海桑田的变迁而逐渐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地质构造单元。
 
  形成 青藏高原的隆起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奥陶纪前后,青藏高原经轻度抬升和沉降后,成为横贯欧亚大陆南部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亦称特提斯海。早二叠世晚期,华力西运动使昆仑山隆起,揭开了青藏高原形成的序幕。第三纪出露海面。根据古生物化石推断,第四纪上更新世末,高原海拔约1000米,更新世后的喜马拉雅运动使高原整体大幅度急剧隆起,古地中海则随之由北而南撤退。直至始新世晚期,西藏地区最终全部脱离海侵成陆。根据地壳板块运动理论,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同欧亚板块碰撞并俯冲其下造成的。由于青藏高原正处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三大刚性块体相互作用的应力集中带上,因此在约300万年内逐渐隆起,形成巨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在上更新世高原面高度为1000米,早更新世强烈上升到2000米,中更新世上升到3000米,晚更新世高度为4000米,全新世高度为4300~4700米。从晚更新世以来的10万年间,高原上升了1500~2000米,平均每年上升10毫米以上。
 
  特征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自然地域单元,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具的地质特征。

  ①特高地势。青藏高原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特别是藏北高原原始地面几乎未受到破坏,保存着完好的高原地貌。高原周边切割强烈,造成巨大的地形反差。喜马拉雅山与南侧恒河平原高差可达6000米,昆仑山与塔里木盆地高差达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内还耸立着许多巨大的山系与群峰。

  ②巨厚的地壳。在高原内部,地壳厚度并不一致,在纵、横方向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体上北喜马拉雅、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地壳厚度较大,普遍厚度约在75千米,甚至达80千米;北部可可西里和昆仑山莫霍界面略有抬升,地壳厚度约在60千米;自北喜马拉雅而南呈向北缓倾的斜坡状,地壳厚度逐渐变薄,珠穆朗玛峰下的地壳厚度为53~55千米。

  ③条块相间的构造格局。青藏高原是由被5条缝合带分割的6个地体组合而成的,5条缝合带自南而北依次为雅鲁藏布缝合带、班公错——怒江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昆仑南缘缝合带和西昆仑——阿尔金——祁连缝合带,6个地体自南而北分别是喜马拉雅地体、拉萨地体、羌塘地体、巴颜喀拉地体、昆仑地体、塔里木地体。由于青藏高原上古海洋的发育与消亡北部早,南部晚,由北向南迁移,因此,地体的拼接作用亦是北部早,南部晚,自早古生代依次向南迁移,直到始新世喜马拉雅的拼合,高原才形成一个整体。

  ④多圈层的垂向结构。青藏高原地壳结构复杂,具多圈层结构特征,由软硬交替的岩石层组成。

  ⑤岩石圈地幔相对偏薄。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的平均厚度在90~140千米,总体呈向北加厚倾斜的趋势。

  ⑥高温地热。青藏高原地表水热显示600多处,其中普遍存在高温沸泉、间歇泉、喷气孔、水热爆炸等现象。尤其在雅鲁藏布江两侧,高地热十分普遍而且强烈,而高原北部地区虽然地表水热显示较少,温度亦低,但是强烈的近代火山活动十分引人注目,是全球大陆内部火山活动的典型区域之一。

  ⑦印度板块持续北移。印度次大陆自侏罗纪从非洲大陆裂离,驮载在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至始新世与亚洲主大陆接壤,导致了印度次大陆与亚洲主大陆的碰撞。大陆碰撞后,印度次大陆仍继续向北漂移运动,并以巨大力量推挤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但印度板块在推挤青藏高原向北运动中遇到了塔里木、华北以及西伯利亚等刚性地块的抵阻,使青藏高原实际上处在巨大的挤压应力作用下。
 
  地貌 青藏高原是在距今约250万年时大幅度隆起并强烈上升形成,至今仍在隆起,因而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主要山脉有东西或近东西走向、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的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及南北纵列走向的横断山脉。其海拔大多在5500米以上,许多高峰海拔在7000米以上(见表),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希夏邦马峰等均超过了8000米。这些高大山脉构成了青藏高原地形的骨架。

  高原地形结构的区域性差异明显,按地貌可分为喜马拉雅高山区、藏南山原湖盆谷地、藏北高原湖盆区和藏东高山峡谷区4个地貌区单元。喜马拉雅高山区,位于西藏南部;藏南山原湖盆谷地,包括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区和藏东南山地河谷区;藏北高原湖盆区,包括南羌塘山原湖盆地、北羌塘山原湖盆地和昆仑山区;藏东高山峡谷区,即著名的横断山地。青藏高原内的山岭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峰终年积雪。

  藏东南的山系中发育有中国境内少有的海洋性暖冰川,其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及横断山等地。具代表性冰川有卡钦冰川、阿扎冰川、拉古冰川、则普冰川、若果冰川等。在其他地区的山系上普遍发育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的雪线以上。其中著名的冰川有杰马央宗冰川、绒布冰川、卡惹拉冰川等。在喜马拉雅山中段的南坡地区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的过渡型。
 
  气候 由于青藏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流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总特点是气温低,年较差小,太阳辐射与日照充足,并为世界年雹日数、多雹区范围最大的地区。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由东南的20℃,向西北递减至-6℃以下。由于南部海洋暖湿气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应由20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以下。喜马拉雅山脉北翼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而南翼为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地森林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而昆仑山中西段南翼属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总时数2500~3200小时。冰雹日最多,如那曲年冰雹日20~30天以上。

  青藏高原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南翼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地区、喜马拉雅山南翼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藏东南温带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即三江河谷、喜马拉雅山南翼部分地区)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藏南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地区、那曲亚寒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羌塘亚寒带半干旱高原气候地区、阿里温带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地区、阿里亚寒带干旱气候地区及昆仑寒带干旱高原气候地区10个气候区。

  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改变了大气环流的形式,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加强,使长江中下游和中国东南地区免遭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地带所遭受的沙漠化,转而成为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青藏高原的多次强烈运动,伴随着大规模的岩浆、火山和地热的活动,一方面使该地区成为成矿的有利地区,发现许多大型矿床,另一方面也造成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资源 青藏高原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生物资源 青藏高原多样的生态系统为高原古老物种的保存,新物种的分化以及各种地理成分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青藏高原有维管束植物1500属、12000种以上,约占中国维管束植物总属数的50%以上、总种数的34.3%;真菌700属、5000余种,约占中国真菌总属数的82.4%、总种数的41.67%。区内野生动物有798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41种,二级重点保护的有84种。哺乳类动物29科、210种,约占中国哺乳类动物总科数的65.90%、总种数的46.67%;鸟类57科、532种,约占中国鸟类总科数的70.37%、总种数的44.97%;鱼类115种,约占中国鱼类总种数的6.28%。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山地生物物种极其重要的形成与分化中心,对世界高山与北极生物区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生物种类分布极不平衡,广大草原内陆干旱地区,因生态环境严酷,生物种类稀少。如总面积占青藏高原近1/5的藏北高原,其生物物种不及青藏高原的1/10。而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地区总面积不足青藏高原的1/5,却集中了高原80%以上的生物种类。由于青藏高原的快速抬升,自然环境急剧变化,加快了生物的分化,造成了青藏高原生物的多样性;特殊的地理环境,又使生物分布极不均一,无论在垂向高度上,还是在水平方向上,生物分布的自然地带性都十分显著。
 
  土地资源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地域分布明显,数量构成极不平衡。宜牧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53.9%,宜林土地占10.7%,宜农土地占0.9%,暂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占34.5%。宜农土地资源主要集中于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支流谷地,东南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干支流谷地,东北部黄河及湟水谷地,北部柴达木盆地周围。按气候、水利、土质、坡度等限制因素划分耕地资源,一等土地占17.7%,二等土地占27.6%,三等土地占53.1%,其余1.5%等外地属退耕土地。宜牧土地资源分布在人口稀少的高寒无林地域,草地生态环境不一,宜牧的性能差别也很大。宜林土地中有95%集中于南部喜马拉雅山地和东南部横断山区,在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东昆仑——西秦岭及河湟谷地也有零星分布。
 
  青藏高原内有林地面积约0.067×108平方米,活立木总蓄积量2×109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及藏南诸河流域。其东及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达30%。大部分宜林地是生长云杉、冷杉为主的亚高山暗针叶林,良好的光、热、水分条件使其拥有很高的生物生长量。横断山区三江河谷及喜马拉雅山温湿河谷适宜松类喜温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温带经济林木生长,而其南缘湿热河谷宜林地适宜亚热带和北热带常绿阔叶林等生长。青藏高原宜林地中宜用材林占50%以上,宜水源涵养林约占25%,其余为宜薪炭林、防护林和经济林。
 
  水资源 高原的水资源以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种水体形式存在,并以河川径流为主体。外流水系流域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53.56%。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河网密集,为亚洲许多著名大河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切割强烈,有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青藏高原地表水以河川径流为代表,年均总资源量为6383亿立方米。高原冰川总面积4.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融水量约为350亿立方米。高原湖泊总面积36889平方千米。青藏高原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6386.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占28.35%。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22.71%。
 
  水资源密度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相一致,为东南多而西北少。但由于河流深切,水资源的农业利用较为困难。青藏高原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29978万千瓦,其中以雅鲁藏布江为最多,其余依次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黄河。高原东南部深切割的地貌,丰沛的降水,活跃的现代冰川和强烈的寒冻风化作用使岩崩、泥石流、滑坡、雪崩、冰崩等山地灾害广泛发育。
 
  矿产资源 青藏高原地域广阔,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有形成于各种环境下的丰富物质。其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规模较大。已发现的100多种矿产资源中,已探明部分储量的有近70种,其中铬、铜、铅、锌、水晶、石棉、盐湖、水热矿产在全国均名列前茅;银、金、锡、铂族元素、稀土元素矿产储量也十分可观。矿产资源的另一个特点是高原的优势矿种恰好是内地的紧缺矿种,如铬、铜、硼、钾、锂、铯等。铬铁矿主要在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的罗布莎地区,其矿床规模大、品位高、储量大,集中了全国38.3%的资源量,而且冶金级矿石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已探明的储量在400万吨以上。青藏高原的铜矿分布广泛,规模和储量都较大,矿床类型多,伴生矿种多,常常是与铅、锌、钻、银等矿共生的复合型多金属矿床。青藏高原较大规模的铜矿床已发现多处,铜矿总量为全国之首,其中最典型的是藏东的玉龙铜矿,初步探明铜金属资源储量达650万吨,是一个特大型矿床,伴生的铅、锌储量均十分可观。
 
  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另一类矿产资源是盐湖。青藏高原大约有1600多个湖泊,其中盐湖众多,各类盐湖在352个以上,盐湖面积巨大,大于21460平方千米,占湖泊总面积的40%以上。盐湖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不少巨型大矿,矿产种类齐全。除石盐、芒硝、天然碱和镁盐等10余种普通盐湖矿产外,还有盛产钾盐和富钾、硼、锂、铯、铷等元素的特种盐湖,而且常为一湖多矿并存的复合矿床。青藏高原已知钾、硼、镁、铯的远景储量为世界之冠。仅柴达木盆地的湖盐总量就达2900多亿吨。察尔汗盐湖的氯化钾资源总量约3亿吨;扎布耶茶卡盐湖的氯化钾资源总量约6800万吨,卤水锂、钾、硼品位居世界盐湖前列,钾含量为世界盐湖之冠。

  青藏高原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热田多、分布广、热储量高。青藏高原的温泉多达600多处,其中许多都是高温沸泉,温度超过了当地的沸点,特别是藏南沿雅鲁藏布江及其两侧,大量的高温沸泉、间歇泉和喷气孔广泛分布。羊八井地热田成为中国较早开发的一个地热田,被用来发电、取暖和温室灌溉等。
 
  自然地理区 青藏高原自然地域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紧密结合是高原地表自然区域分异的显著特点。根据高原地势结构、生物气候环境与垂直自然带谱及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可划分为多个自然地理区。
 
  亚热带及热带森林区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为青藏高原向印度恒河平原过渡地段。地形陡峭,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深切谷地海拔低于2000米。气候暖热湿润,最暖月均温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自然景观丰富,垂直分带显著。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是由热带常绿雨林和半常绿雨林组成的垂直基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有水稻、鸡爪谷、玉米等,还可栽植茶树、甘蔗和香蕉等,有“西藏江南”之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
 
  山地针叶林区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与毗邻的横断山脉中北段。发育高山峡谷地貌,大河谷地多在海拔2500~4000米。气候温暖湿润至半湿润,最暖月均温12~18℃,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垂直自然分带显著,除部分干旱谷地为灌丛禾草——褐土带外,主要是针阔叶混交林——棕壤带和云、冷杉暗针叶林——漂灰土、暗棕壤带。森林上限4400~4600米,为世界之冠。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西南部用材林生产基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大熊猫、藏马鸡等。河谷地区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
 
  山地灌丛草原区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与朋曲上游流域。以宽谷盆地为主,一般海拔3000~4500米。气候温暖半干旱,最暖月均温10~16℃,年降水量200~500毫米。海拔4000米以下地区为山地灌丛草原植被,高地为亚高山针茅草原。河谷地区是西藏重要农区,有“西藏粮仓”之称。农作物一年一熟,有青稞、小麦、豌豆和油菜等。

  草原和针叶林区 位于青海省东部及祁连山东段。纵向谷地海拔2500~3500米,东部湟水、黄河谷地海拔低于2000米,并有黄土堆积,流水侵蚀作用较强,阶地发育。气候温凉半干旱,最暖月均温12~18℃,年降水量250~600毫米。植被以山地草原为主,在高寒的湖区及高山分别为针茅草原和灌丛草甸。东部低地适宜种植小麦、青稞和油菜,大部分天然草场适宜放牧绵羊、牦牛和马。
 
  高寒灌丛草甸区 位于西藏那曲、青海玉树一带,包括怒江河源以东至川西北。地面切割浅,多宽谷、盆地和缓丘,海拔3500~4600米。冰缘地貌发育,有冻土。气候寒冷半湿润,最暖月均温6~10℃,年降水量400~700毫米。植被为草甸和灌丛。发育有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除海拔稍低处有少量青稞等种植外,主要是放牧牦牛、绵羊的牧场。
 
  高寒草原区 位于西藏那曲、青海省南部,包括羌塘高寒草原区、青海南部高寒草原区。羌塘高寒草原区指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地区,平均海拔4400~4800米,气候寒冷半干旱,最暖月均温6~10℃,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植被为针茅草原,高山草甸不发育,大部分地区适宜放牧。野生动物种类较少,有藏羚羊、野驴和野牦牛等特有动物;青海南部高寒草原区指唐古拉山与昆仑山之间的长江、黄河上游一带切割浅的波状高原,海拔4200~4700米。气候寒冷半干旱,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冰缘地貌发源,最暖月均温6~10℃,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主要是针茅草原、高山草甸和沼泽草甸,农作物有限,是纯牧区。
 
  半荒漠与荒漠区 位于西藏阿里山地、昆仑山脉中西段南翼和柴达木山地。西藏阿里地区包括高原西南隅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及其间的印度河上源宽谷与班公错盆地,低地海拔3800~4500米,气候温凉干旱,最暖月均温10~14℃,年降水量50~150毫米,干旱剥蚀作用强,主要是荒漠草原和荒漠,以牧业为主,也有少量青稞、春小麦种植;昆仑山脉中西段南翼半荒漠和荒漠地区海拔5100米,气候寒冷干旱,寒冻剥蚀作用强,为连续冻土分布区,最暖月均温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主要是高寒荒漠,因气候严酷,仅暖季放牧少量绵羊和山羊;柴达木山地荒漠区包括柴达木盆地及其外围的西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北麓一带,是青藏高原向西北干旱区过渡地段,气候温凉而极度干旱,最暖月均温10~18℃,年降水量150~200毫米,有较大面积的戈壁和沙丘等风化地貌,有广泛矿产资源,除柴达木部分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种植春小麦、青稞与马铃薯外,其余广大的荒漠、山地草原等以放牧为主。
 
  人文概况 青藏高原是中国藏族、门巴族等兄弟民族发祥地。早在距今8000~5000年前,就有藏族先人“林芝人”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生息。新石器时期,居住于澜沧江河谷的卡若先民开始了原始种植业,建立村落,创造了卡若文化。藏北申扎、日土及藏南定日县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及雅鲁藏布江中游、藏东澜沧江等地较为广泛的新石器文化遗迹,都表明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先民劳动生息的重要地区之一,并且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悠远的文化联系。

  6世纪,青藏高原总人口135万,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高原人口猛增到446万。但其后由于连年战乱和瘟疫肆行,13世纪时人口减为100万。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口恢复到764万。1990年青藏高原人口为911.3万,人口自然增长率17.82‰,高于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14.39‰。但高原人口密度低,平均4.05人/平方千米,远低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19人/平方千米。在青藏高原总人口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2%,汉族人口占37.3%,其余30多个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撒拉族、羌族、纳西族、门巴族、珞巴族等。藏族人口中50%以上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云南等东部藏区分别占22%和27.6%。而汉族人口的2/3分布在青海省,东部藏区占21.6%,西藏自治区最少,仅占2.4%。从自然地域来看,高原腹地等高海拔地区人口明显少于低海拔的河谷与湖盆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与藏东三江谷地约集中了西藏总人口的50%。高原地区71.4%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传统农牧业占优势。

  由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严峻,是中国经济开发水平较低的地区。199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西藏“一江两河”综合开发规划,成为青藏高原重要的经济开发项目。名胜古迹主要有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藏王墓、塔尔寺、九寨沟等。
 
  科研 青藏高原是研究岩石圈形成演化、探讨地壳运动机制的理想区域。高原隆起对其本身和毗邻地区以至北半球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分异具有深刻的影响。青藏高原作为独特的自然地域单元,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在全球占有特殊地位,并且与全球环境变化息息相关。青藏高原的研究不仅表现在地学、生物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也对高原地区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着手对青藏高原环境和资源进行考察研究。50年代至60年代相继对高原一些典型地区进行了专题性质的考察。70年代为了全面系统地对青藏高原进行考察研究,积累基础资料,探讨有关高原形成、演化的理论,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制定了高原地区全面考察规划。1973~1980年,组织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74个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400余人,在孙鸿烈院士领导下对西藏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其后80年代又开展了不下10次的不同地区、不同内容的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其中还有中法、中德、中日联合科学考察研究。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和中国科学院把青藏高原研究继续作为重大研究项目来支持,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环境变迁和生态系统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1980年在北京召开了青藏高原国际科学讨论会,主题为“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环境变化与生态特征”,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研究的成果。1992、1998、2004年分别在新疆喀什、青海西宁、西藏拉萨召开了第二、三、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些会议的举行,促进了青藏高原研究事业的发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