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百科 | 藏地万象 | 经济 |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

2013-04-22 14:19:24来源:西藏在线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城镇建设 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现代化的城镇建设及配套设施。和平解放初期,西藏成立了西藏建工处设计室,相继完成班禅新宫、自治区迎宾馆、拉萨劳动人民文化宫、自治区人民医院、拉萨中学等建筑,使城镇建设得到发展。
 
  发展 松赞干布在拉萨河畔修建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筑城建堡,形成了拉萨的城市雏。14世纪前后,萨迦地区的城镇初步形成。世纪,日喀则修建扎什伦布寺,建起了城。同一时期,藏东强巴林寺的建立,促进了都镇的形成。18世纪,清政府在藏北建立了囊宗(今那曲镇)。1888年、1903年,英国两次侵西藏,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亚东口岸。从此,在外国资本刺激下,亚东、帕里、江孜、日喀则、拉萨等城镇建设得到发展。但城镇建设总体发展缓慢,数量少,规模小。西藏万人以上的城镇只有拉萨,城镇总面积不足1.3平方千米,城镇人口仅7万,约占当时全区人口的6%。西藏和平解放后,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1951~1959)。由于当时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因而不具备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城镇的条件。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以及拉萨通往日喀则、江孜、亚东、泽当等公路的建设,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城镇基本建设,修建了一批机关住房以及学校、医院、银行、邮电所、贸易公司、交通运输站、电站、影剧院等设施。同时,在川藏、青藏公路沿线扩建了一批原有的居民村落,逐步形成了江达、八一、当雄、羊八井等新兴集镇。②第二阶段(1960~1978)。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开始在县政府所在地修建机关住房、学校、医院、银行、邮电所、兽医防疫站、粮站,改建了部分民房,逐步形成了数百人至万人规模不等的小集镇。③第三阶段(1979~20世纪90年代)。西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在农牧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10多万农牧民和内地国有、集体和个体工商户进人西藏各地城镇,经营工商业,带动了西藏城镇的发展与繁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城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央的43项工程和62项大庆项目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西藏城镇的发展。西藏除墨脱县外,县县都通公路,全区各县通邮电,7个地区和70多个县政府所在地都开通程控电话,修建电视台或电视转播台,大大改善了城镇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到2000年底,全区城镇人口达79.51万,城镇建成区面积148平方千米,城市化水平12.35%。建成自来水厂8座,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达32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465千米,自来水普及率60%以上。铺设排水管道88.4千米,建成防洪堤72.72千米,基本形成排水和防洪体系。拉萨市、日喀则市、泽当镇、八一镇、昌都镇、那曲镇、狮泉河镇等城镇已初步形成城镇道路网,城镇等级公路长。422.48千米。城镇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310辆,出租汽车1900辆,营运线路长162千米。城镇绿化覆盖面积2699公顷,公共绿化地250公顷,绿化覆盖率18.2%。城镇液化石油气年用量1.76万吨,用气户数6.49万户。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9.86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以上。
 
  城镇规划 1959年西藏随着各级人民政府的建立,开始了部分城镇总体规划初步方案的编制工作。1962年拉萨市编制完成《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方案》,1965年八一、昌都等镇相继编制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初步方案》。1979年西藏自治区建委和拉萨市城建局成立。1976年泽当镇编制完成《城镇总体规划方案》。1979~1982年自治区建委会同拉萨市人民政府组成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办公室,编制完成了《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2年9月报国务院审批,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实施。1982年在日喀则地区中心区测绘了1:2000的地形图,并确定日喀则城市面积22平方千米。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日喀则市后,总体规划于1988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于1996年对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1984年、1985年、1986年还完成了《泽当镇城镇总体规划》、《八一镇总体规划》、《狮泉河镇总体规划》、《那曲镇总体规划》等。20世纪90年代初,自治区开始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1996年,完成定日、昂仁、白朗、聂拉木县和泽当镇的总体规划工作。到1997年,拉萨市、日喀则市和71个县城中,已有42个城镇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1990年西藏自治区城建环保局、拉萨市规划局获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奖。1995年自治区城建环保局在中国居住环境建设成就展览会上,获国家建设部、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中国筹备委员会最佳参展奖。1996年亚东县下司马镇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村镇。2004年自治区建设厅授予昌都县昌庆街改造工程、日喀则市喜格孜步行街改扩建工程、拉萨市八廓街一期改造工程为西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范例奖。
 
  主要城镇建设 西藏主要城镇有拉萨市、日喀则市、泽当镇、昌都镇、八一镇、那曲镇、狮泉河镇、江孜镇、下司马镇、樟木镇等。
 
  拉萨市市政建设 拉萨市是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多年发展,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城市道路、供排水系统、防洪建设、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照明、老城区改造等方面取得成效。①城市道路。在市城区内修筑了宇妥路、北京路、朵森格路、夺底路、娘热路、纳金路、拉鲁路、金珠路等,改造了八廓街内环道路,初步形成了环城路。城区完成黑色路面和水泥路面的道路总长198.69千米,道路面积199.8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30.7万平方米,装有路灯1000多盏。②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西藏和平解放前,拉萨城区没有系统的供水和排水设施,1965年在拉萨建成日产2000吨的药王山自来水供水站。到1997年,全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0.29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238千米,供水总量2860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68.82%,排水管道170千米。③城市防洪建设。西藏和平解放后,自治区、拉萨市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城市防洪护堤建设,1954年用花岗石新建拉萨河堤1.4千米,修建“七一”、“八一”农场大闸和4千米的灌溉干渠。对沙河进行堤岸加固,20世纪70年代对沙河进行改道治理。1964~1990年,分期、分段对28千米长的拉萨河堤进行新建和改建,使拉萨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④园林绿化。拉萨在西郊进行大范围植树造林,形成防风林带。20世纪80年代拉萨市成立了绿化委员会,1982年成立了拉萨市园林局,有计划地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先后建起八一林卡、青年林卡、河心林卡等,总面积4100多亩。到1997年,拉萨城区园林绿地面积2.04万亩,绿地覆盖率27.2%,人均拥有公共绿地9.1平方米。⑤环境卫生。1980年拉萨仅有30多人的清洁队,其服务面积只限于市中心道路。1981年建立拉萨环卫管理部门后,从事环卫的工作人员有650多人,拥有垃圾车28台、粪便车8台,清扫面积164.7万平方米,年垃圾运量16.1万吨,粪便清运量6.9万吨。⑥城市照明。1955年国家投资先后修建了夺底电站、纳金电厂、西郊电厂、平措电厂和拉萨火电厂,并组成拉萨电网,供拉萨照明用电、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羊八井电厂和1997年建成的羊湖抽水蓄能电厂也先后向拉萨城区供电,进一步满足拉萨城区的用电。⑦老城区改造。西藏和平解放前,拉萨老城区无市政公共设施,市民住房中危房率占90%。1972年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居民住房6万平方米,维修、改造老城区危房20万平方米。1979~1996年,国家又先后投资12421万元,维修改造旧房、危房39.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5858户。1980年后,城区内建成自建小区14个,统建小区4个,建成住宅4000多套,25万平方米。拉萨市现有住宅面积132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居住面积9.7平方米。
 
  日喀则市建设 西藏和平解放前,日喀则市仅有9000人,占地面积O.6平方千米。到1997年,日喀则市区人口3.59万人,建成市区面积22.10平方千米。①城市道路。从1982年起,目喀则行署投入资金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到1997年,日喀则市已建成城区柏油(水泥)道路33千米,道路面积32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3万平方米,路灯240盏。全市营运车58辆,出租汽车96辆,运营线路网长33千米,年客运总量3万人次。②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1983年日喀则市建立第一个自来水厂,1995年又新建自来水厂,两厂实现联网供水。1997年市区自来水管道长69.34千米,日供水量9720立方米。市区排水采取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全部为暗渠和明沟,排水管道长30千米。③园林绿化。日喀则市园林绿地面积5.94平方千米,其中公园面积3 60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26.74%,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47平方千米。④环境卫生。日喀则市拥有65人的环卫队伍,清扫面积33万平方米,年生活垃圾清运量4.56万吨,粪便清运量0.32万吨,建有公共厕所13座。⑤旧城区改造。从1982年起,日喀则市开展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已修通旧城区道路3条,并对部分道路进行铺装,还在老城区铺设了给、排水管道。大力兴建新城区,使住宅居住面积发展到33.7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9.4平方米。
 
  泽当镇建设 西藏民主改革后,泽当镇建设发展较快。到1997年,城镇人口发展为1.75万,建成区面积5.69平方千米。住宅总面积26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3平方米。镇内水泥道路15千米,道路面积19.63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34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44盏。建成自来水厂1座,城镇供水综合生产能力0.35万平方米/日,修建供水管道7千米,铺设排水管道10千米,建成防洪堤10千米。绿化覆盖面积25万平方米,公共绿地21万平方米,苗圃3万平方米。全镇环卫队伍清扫面积8.83万平方米,年生活垃圾清运量1.17万吨,粪便清运量0.32万吨。建有公共厕所5座。
 
  八一镇建设 八一镇是西藏东部新兴的工业城镇。1997年镇区人口2万,建成区面积5.64平方千米。1973年八一大桥竣工后,改善了城镇的交通状况,此后又修通了镇内的主要干道。到1997年,共建成水泥道路15.66千米,道路面积18.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城镇道路骨架。福建厦门政府援建投资了厦门广场,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国家和自治区投资修建了城镇供、排水体系,建成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6000~8000吨,铺设供水管道16.3千米,排水管道10.5千米。修建2千米的尼洋河防洪堤,消除了尼洋河洪水对城镇的威胁。城镇绿化覆盖面积62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11万平方米,苗圃面积2万平方米。八一镇住宅建设发展较快,镇内共有住宅总面积26.4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居住面积13.2平方米。
 
  那曲镇建设 西藏和平解放前,那曲镇是一个不足3000人的草原小镇。1960年那曲行署建立后,加快了那曲镇建设步伐。到1997年,那曲镇有人口1.9万,建成区面积4.2平方千米,住宅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那曲镇有过境公路8.3千米,道路面积15.8万平方米,桥涵19座,总长253米,其中钢架桥2座。沿主要街道修砌明渠排水沟。在那曲饭店、那曲人民医院埋设了3.5千米长的地热取暖管道,既解决了冬季取暖的问题,也为城镇集中供暖开创了先河。
 
  昌都镇建设 西藏和平解放前,昌都镇有4000人,占地面积0.3平方千米。到1997年,昌都镇已发展成为拥有2.5万人,建成区面积4.5平方千米,规划面积7.6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的大镇。镇内共有住宅面积33.8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9.7平方米。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市政公共设施也得到发展。到1997年,镇内道路总长9.5千米,其中铺设水泥路面3.1千米,道路面积8.55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万平方米,能通行机动车的桥梁3座,长326.6米。有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能力1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30万立方米,埋设供水管道25千米,排水管道5.1千米,有防洪堤1.2千米,初步形成排水、防洪体系。镇内绿化覆盖面积23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苗圃1.2万平方米。全镇拥有51人的环卫队伍,清扫面积4.68万平方米,年生活垃圾清运量0.98万吨,粪便清运量0.07万吨。建有公共厕所13座。
 
  狮泉河镇建设 20世纪80年代后,狮泉河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并初具城镇规模。20世纪90年代后,全镇有人口5634,建成区面积2.44平方千米,规划用地4平方千米。修建水泥道路2.49千米,道路面积5万平方米。建成自来水厂1座,供水综合生产能力0.25万立方米/日,铺设供水管道11千米,排水管道2.79千米,建有小型污水处理站1座。绿化覆盖面积48.6万平方米。镇内各种住宅建筑面积9.36万平方米,住宅居住面积6.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
 
  江孜镇建设  民主改革前,江孜镇有3000人。到1997年,全镇人口5730,建成区面积2.2平方千米。镇内建有200立方米的高位水塔,供部分居民的生活用水。道路广场1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8.5万平方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