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赞普 吐蕃时期君长之称号。赞普,系藏语音译,意为“雄强的男子”。
7世纪初,朗日松赞被加以赞普尊号,是为吐蕃称赞普之始。后追称悉补野部落历代君长为赞普。据《西藏王统世系明鉴》记载,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前,曾传承31代赞普,即:聂赤赞普、穆赤赞普、丁赤赞普、索赤赞普、德赤赞普、赤贝赞普、止贡赞普、布德赞普、托列赞普、肖列赞普、果茹列赞普、仲协列赞普、提肖列赞普、伊肖列赞普、萨南森德、德楚波南木雄赞、塞诺南木德、德廓、南木德诺纳、塞德诺波、德杰波、普嘉森赞、杰多日隆赞、赤赞南木、赤扎邦赞、赤脱赞、拉托托日年赞、赤聂松赞、仲年德茹、达布年塞和朗日松赞。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先后传承9代。
吐蕃王朝世系表
第一代:松赞干布(唐书作弃宗弄赞或弃苏农)(617—650)(629年即位641尚文成公主,646年唐平辽东上表称臣祝贺,649年唐授附马都尉·西海郡王)
第二代:芒松芒赞(别名赤本布,唐书通典作乞黎跋布(650—676)(唐书:松赞干布死,继位,禄东赞相之)。
第三代:都松芒布吉(别名赤都松,唐书作器弩悉弄)(676—704)(唐书:父死嗣位,钦陵擅政)。
第四代:赤德祖敦(别名麦阿聪或作杰祖茹。通考作乞黎苏笼腊赞。唐书作弃隶缩赞)(698—755)(唐书:父死继位,祖没禄氏辅政,710年尚金城公主)。
第五代:赤松德赞(唐书作娑悉笼腊赞)(742—798)(756继位,762年始抑苯兴佛,建桑耶寺)。
第六代:牟尼赞普(别名举孜赞普,唐书作足之煎)(774—798)(797接位一年后被杀)。
第七代:赤德松赞(别名塞那勒江永或作丁赤杰布)(776—815)。
第八代:赤祖德赞(别名赤热巴坚,唐书作可黎可足)(804—836)(唐书作821遣使乞盟,会盟长安,822年接见唐会盟使刘元鼎于墨竹)。
第九代:朗达玛(别名乌冬赞)(797—841)。
7世纪初,朗日松赞被加以赞普尊号,是为吐蕃称赞普之始。后追称悉补野部落历代君长为赞普。据《西藏王统世系明鉴》记载,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前,曾传承31代赞普,即:聂赤赞普、穆赤赞普、丁赤赞普、索赤赞普、德赤赞普、赤贝赞普、止贡赞普、布德赞普、托列赞普、肖列赞普、果茹列赞普、仲协列赞普、提肖列赞普、伊肖列赞普、萨南森德、德楚波南木雄赞、塞诺南木德、德廓、南木德诺纳、塞德诺波、德杰波、普嘉森赞、杰多日隆赞、赤赞南木、赤扎邦赞、赤脱赞、拉托托日年赞、赤聂松赞、仲年德茹、达布年塞和朗日松赞。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先后传承9代。
吐蕃王朝世系表
第一代:松赞干布(唐书作弃宗弄赞或弃苏农)(617—650)(629年即位641尚文成公主,646年唐平辽东上表称臣祝贺,649年唐授附马都尉·西海郡王)
第二代:芒松芒赞(别名赤本布,唐书通典作乞黎跋布(650—676)(唐书:松赞干布死,继位,禄东赞相之)。
第三代:都松芒布吉(别名赤都松,唐书作器弩悉弄)(676—704)(唐书:父死嗣位,钦陵擅政)。
第四代:赤德祖敦(别名麦阿聪或作杰祖茹。通考作乞黎苏笼腊赞。唐书作弃隶缩赞)(698—755)(唐书:父死继位,祖没禄氏辅政,710年尚金城公主)。
第五代:赤松德赞(唐书作娑悉笼腊赞)(742—798)(756继位,762年始抑苯兴佛,建桑耶寺)。
第六代:牟尼赞普(别名举孜赞普,唐书作足之煎)(774—798)(797接位一年后被杀)。
第七代:赤德松赞(别名塞那勒江永或作丁赤杰布)(776—815)。
第八代:赤祖德赞(别名赤热巴坚,唐书作可黎可足)(804—836)(唐书作821遣使乞盟,会盟长安,822年接见唐会盟使刘元鼎于墨竹)。
第九代:朗达玛(别名乌冬赞)(79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