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百科 | 藏地万象 | 文物考古 | 摩崖刻石

摩崖刻石

2013-03-06 13:59:23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摩崖刻石 雕刻在悬崖峭壁上的石刻,藏族传统石刻文化之一。藏族的前文字时代,藏族先民们最初用着色的矿物颜料,在崖面上勾画出周围事物的景观,为西藏最原始的摩崖刻石。后逐渐用坚硬的石头在山崖的立面加工磨平后,敲凿镌刻出文字或图画的线条轮廓。苯教出现后,摩崖刻石又出现了镌琢崇拜信仰的痕迹。吐蕃王朝时期的摩崖刻石,将事物形态书写在崖面上,使摩崖刻石在西藏石刻文化品类中具有独特艺术价值。西藏摩崖刻石包含两类内容:一类是摩崖刻石的绘画,内容以佛祖和有道高僧、各教派祖师等为主;一类是摩崖刻石的文字,除少量的题记和盟文之外,均为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且采用镌刻阴文或双钩体凿刻。摩崖刻石是藏族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西藏具有众多摩崖刻石,主要有药王山摩崖造像、洛扎摩崖刻石、昌都摩崖造像、工布第穆萨摩崖刻石、青瓦达孜山摩崖造像、聂拉木尼文摩崖刻石、满则村摩崖造像、查央宗摩崖造像、宗工布摩崖造像等。
  昌都摩崖造像 西藏古代摩崖刻石造像。年代不详。位于昌都县境内。共有两处,一处位于县城南桥西部山崖,另一处位于柴维乡东南国强村崖壁。前者雕有佛像两尊,浅浮雕,其中一尊为释迦牟尼佛,高2.48米,已风化;后者由于表现的是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因而又有观音阁之称。观世音菩萨造型巨大,通高4.35米,由线刻和彩绘结合创作而成,其头部五层十一面,主臂当胸合十托宝,佩戴耳环、项圈、手镯等,赤脚立于莲花座上,造型端庄、肃穆、慈祥。
  工布第穆萨摩崖刻石 吐蕃时期摩崖刻石。位于第穆萨(今林芝县布久乡)境内。第穆,是工布地方的保护神,后被纳入藏传佛教护法神系统,并在该地建有寺庙,称为第穆寺。石刻内容系赤德松赞与工布王重申旧盟,再结新好。石刻藏文字苍劲古朴,有吐蕃时期特点。全文21列,下边有雍仲字符。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瓦达孜山摩崖造像 位于琼结县青瓦达孜山南部。年代不详。崖面呈三角形,共发现两处。形制不一,主要有人物石刻和文字石刻两种。整个造像时间不一,大小各异。人物造像共有56个(包括4座小塔),其中最 大者高3米,最小者仅0.15米。造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其中以释迦牟尼佛为主,另有菩萨、护法神像、一佛二供养人像、四臂观音像。每尊造像下方或左右两侧均刻有藏文六字真言,字体格局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刀法简练,画面醒目。有些造像已风化,颜色脱落,斑驳不清。青瓦达孜山摩崖造像显示了当时琼结丰富的石刻艺术以及繁荣的宗教文化。
  聂拉木尼文摩崖刻石 尼泊尔文字石刻。位于中尼公路曲香至樟木段友谊隧洞下面的河岸。刻铭所在处为一高2.3米,宽2.5米的陡直崖面。刻铭均为尼泊尔文字,系阴刻横书,字数多寡不一,共有铭刻三组:第1组位于最右边,刻文范围0.3米×0.26米,有尼文4行,部分已不清晰;第2组在其左侧,刻文范围1.1米×0.7米,有尼文11行;第3组在其左上方,刻文范围0.35米×0.45米,有尼文5行。刻文中有明确纪年,为尼泊尔1912年5月9日,约1855年7月22日。刻铭内容主要记录了尼泊尔军队在聂拉木境内修筑公路的事实。文内涉及尼泊尔的军衔、官职、人名、部队番号等。聂拉木县发现的尼文刻铭为研究、了解尼泊尔军队入侵西藏的历史事件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
  满则村摩崖造像 位于康马县少岗乡满则村冲巴涌曲东岸一断崖上。造像分布在崖面,面积70平方米,共有7尊,内容为释迦牟尼、菩萨、弟子等,皆为浅浮雕。满则村摩崖造像题材单一,几乎均为佛像,造型简单,雕刻技法简练,人体比例协调匀称。满则村摩崖造像多站像,在晚期摩崖造像中较少见。该处摩崖造像因无题记,历史年代不详。
  查央宗摩崖造 位于扎囊县查央宗熔岩洞口附近崖壁上。造像分散,数量众多,均属浅浮雕。其题材以莲花生像为主,也有不少兽头人身护法神像。摩崖造像集中在洞口西部,崖壁上共有36尊造像,内容有莲花生、无量寿佛、欢喜佛、米拉日巴、供养人、菩萨、动物及不知名状的独特造像等,造像下方均刻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藏文六字真言。洞口东部附近有6尊摩崖造像,皆为兽头人身,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加之造型较小,大多模糊不清。查央宗摩崖造像因无题记,历史年代不详,但根据查央宗圣地的悠久历史推测,以上造像当属吐蕃王朝晚期开始雕刻,以后陆续不断有人在此雕像刻字。
  宗工布摩崖造像 位于扎囊县境内宗工布熔岩洞南崖壁。该地造像集中,距地表高2~8米,造像面积约24平方米。共有73尊造像,皆为浅浮雕。造像一般较小,仅有2尊造像较大。题材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还有莲花生、无量寿佛、供养人、欢喜佛、文殊菩萨、护法神、唐东杰布像等。其中莲花生像通高约1.6米,无量寿佛通高约1米,其余像均不足1米。该地造像经后人涂彩上色。宗工布摩崖造像年代最晚下限大约是在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