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集聚高层次人才 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6-28 09:56:17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鄢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才引领驱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健全人才配置机制、提高人才配置效能,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优化人才配置是用好人才资源、释放人才活力的关键所在。人才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高层次人才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是西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层次人才集聚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高层次人才是西藏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依托。近年来,西藏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入推进“育引用留”四大工程,加快建设高原特色人才基地。始终坚持将人才发展与国家战略实施、城市功能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谋划,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释放人才配置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效能,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大。根据组织工作数据,西藏大力推进“珠峰英才”计划,出台11个专项实施细则,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46名、急需紧缺人才112名。西藏大学青藏高原地质资源工程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二是人才资本积累进展较快。根据《2023年中国人力资本报告》数据,西藏2021年总劳动力人力资本(名义值)总量为2.23万亿元,平均劳动力人力资本为105.3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6.9%,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统计数据显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正稳步发展壮大,许多企业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进步,取得了长足发展。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7家,同比增长13.39%;从事研发人员4972人,同比增长4.34%;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1559人,同比增长3.59%;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492件,同比增长14.77%,在科技创新方面实力增强。四是产业结构优化加速。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西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392.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294.69亿元,增长9.9%,其中,服务业持续提升,新兴领域发展向好。2023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0.20亿元,同比增长29.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1%,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49.8%,产业结构正在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二、西藏集聚高层次人才面临发展的问题

  当前,随着国内外人才竞争加剧,西藏持续做好人口素质提升、人心凝聚、人才培养工作压力骤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和集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是人才竞争更激烈,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各地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西藏也面临着激烈的人才竞争。这主要是由于西藏的生活成本高、工作条件艰苦以及相关政策的限制等因素。西藏需要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加大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二是人才供需不匹配,人才分布不均衡。西藏产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特别是在科技、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尤为突出,相关数据显示,西藏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这使得西藏在上述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受到一定制约。三是人才融入不便利,人才流失风险高。国际化人才在融入西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方面往往面临一些困难。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问题都对国际化人才的融入产生不利影响。西藏需要加强国际化人才融入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西藏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四是引进培养不协同,创新生态待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本地培养协同发展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西藏人才引进需要与本地人才培养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当前,西藏人才创新创业生态还不够优化,需要持续优化营商营智环境,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为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面临人才评价标准单一、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和发展潜力,不利于西藏的高质量发展。

  三、集聚高层次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举措建议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要以高水平人才集聚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治理体系构建、人才环境打造和人才效能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凝聚高层次人才磅礴力量。

  (一)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对接产业升级动能转换需求,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一是围绕科技、人才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对接产业升级、动能转换实际需求,构建涵盖杰出人才、重点领域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人才梯队。聚焦大信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鼓励领军企业、高成长企业和前沿企业持续增设国际人才创新实践基地。二是依托“三链”平台聚人才,构建人才链强大的智力支撑。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动力,资金链是保障,人才链是以上“三链”的主体力量。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人才链,依托资金链、人才链壮大产业链,实现高层次人才与产业创新的同频共振。三是探索系统集成路径,推进国际人才队伍集聚。在加快国际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谋划,遵循人才发展的内在规律,审时度势把握人才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总体性趋势,加强人才工程、人才项目、人才平台有效集成,把优化人才环境作为吸引人才和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抓手。

  (二)在治理体系构建方面,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深度融合。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高层次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按照党管人才要求,把高层次人才发展纳入高质量发展大局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政策、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更加公正的评价体系、更加鲜明的激励体系,形成适应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新格局。二是围绕重点战略,以优化高层次人才配置增添高质量发展动能。优化人才配置是用好高层次人才资源、释放高层次人才活力的关键所在。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坚持将人才发展与国家战略实施、西藏自治区功能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谋划,不断释放人才配置助推高质量发展效能。三是对标标杆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从高层次人才开发供给端、经济社会需求端双向发力、深度融合。要围绕科技、人才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立足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培战略人才力量。

  (三)在人才环境打造方面,打造人才发展支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交流高地。一是着力优化人才环境,以服务提质增效营造高品质发展生态。要持续优化区域创新发展、创业投资、人才服务环境,加强对商务、科技、文化、体育、外交、金融等各领域人才的承载支撑。要围绕人才成长全过程、创新创业全周期,给予精准化、制度化、系统化服务保障。发挥创新型平台组织作用,联动市场社会力量,为人才发展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支持。二是搭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持续推进“育、引、用、留”四大工程,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充分发挥西藏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用,为西藏“三区一高地”创建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三是高标准打造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撑平台。用好西藏招商联络站点,布局全球招商引才网络,加快吸引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智库、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总部等高能级创新主体,带动国际化高水平人才集聚。推广“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国际人才公寓,高标准打造国际创投集聚区、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人才发展支撑平台,打造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交流高地。

  (四)在人才效能提升方面,提升行业集聚和示范效应,发挥人才引领驱动效能。人才效能是反映人才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贡献,是全面衡量人才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起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一是为高精尖、高纳税、高科技、高成长、高潜力企业提供优质人才服务,促进西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机制的形成,提升行业集聚和示范效应。针对申报量较大的企业,搭建“点对点”对接渠道,帮助企业完成积分落户申报及办理。二是积极围绕人才引进、西藏工作居住证等多项政策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开展领军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班,强化人才发展的“虹吸效应”;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等内容,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央地人才对接交流活动。三是强化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探索下放人才评价权限,加快建立企业自主引才和人才自主培养机制,逐渐从传统的引才用才转向优化各级党委、政府职能,主动跟进市场、支持市场、补位市场,实现政府奖补和市场流动有机融合、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作者单位: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