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徐金龙:手绘地图 逐梦人生

2024-06-20 11:07:23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文/图记者 张雪芳


  第一次骑自行车来拉萨后,徐金龙便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数次来西藏游玩,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当过背包客、摆过地摊、开过客栈,也做过公益救援队员、自驾游领航员。十年来,他的手绘地图包括《拉萨八廓古城City Walk漫步之旅》、班戈县《一措再措》主题路线图、《G219西藏段旅游路线示意图》《藏源山南自驾游手绘地图》等等,覆盖十条路线,第一版手绘拉萨地图宣发数量已超过50万份。“目前,我正在完成我的情怀三部曲。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再来西藏,想给西藏留下一点什么。”徐金龙说。

  瞒着父母

  独自一人骑车来拉萨


  徐金龙来自江苏靖江。2010年,他从部队退伍,来到离家乡不远的无锡市,在一家企业上班。闲暇之余,他喜欢骑自行车,打发时间。

  “第一次环太湖骑行一圈,我花了一天一夜,骑了300多公里。”徐金龙说,从此之后,他环太湖骑行的频次更高了,还跟着其他的骑行爱好者一起夜骑惠山。

  2011年初,徐金龙听朋友说西藏的风景特别漂亮,是一生当中一定要去的地方。回家之后,他告诉父母自己要骑自行车去拉萨。对此,父母坚决反对,并警告他如果偷偷去,就不要回家了。虽然父母坚决反对,但徐金龙内心那颗不安分的种子一直都在。

  2011年,青海省举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徐金龙看到这则新闻后,无比兴奋,他觉得自己去西藏的机会来了。

  “我当时跟父母说,我要去现场观看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父母同意了。不过,抵达西宁后,我并没有全程观赛,赛事第一天的发令枪响之后,我就骑上自行车去了拉萨。”翻越唐古拉山时,徐金龙因为高反,躺在马路边休息了很久,幸好追上来的骑友递来一杯热水,喝下之后,高反症状得以缓解。“当时我一人躺在路旁,许久都没看到一辆车经过,内心还是有一点害怕。”

  从西宁到拉萨,徐金龙骑自行车用了15天,沿途还去了纳木措等景点。“从那以后,拉萨的蓝天、白云,我一直忘不掉。”徐金龙说,第一次到拉萨,他怕父母担心,只待了三天就回老家了。2012年、2013年,他先后通过徒步搭车、跟朋友自驾、骑摩托车等不同的方式,深入当时鲜有人问津的青藏高原腹地。

  小小出租屋

  诞生第一版手绘拉萨地图


  2013年,徐金龙选择摩旅进藏。从冰川、雪山、峡谷、草原,再到珠穆朗玛峰、吉隆口岸,他骑摩托车都走了一遍,后来还多次前往尼泊尔旅行。

  “旅行过程中,我发现西藏好像找不到一张理想中的手绘地图。到2014年的时候,自己动手做一幅手绘地图的想法就愈加强烈。”徐金龙决定在拉萨住下来,开启他的手绘地图计划。当时不足5平方米的出租屋,就是他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

  徐金龙介绍,当时,国内很多城市都流行City Walk,于是他想手绘一张拉萨八廓街City Walk漫步之旅的地图。但他还不会使用PS、AI等设计软件,只能白天去外面打工,晚上回家自学各种软件。同时,他还要勘路,闲暇时间就漫步在拉萨的大街小巷,思索如何向更多的人介绍他为之着迷的八廓古城,在这期间,徐金龙将手绘地图的准备工作一一落实下来。历时近四个月,他的第一版“行走藏地”手绘拉萨地图诞生了。

  当油墨飘香的手绘拉萨地图捧在手里的一瞬间,徐金龙激动得一夜无眠。通过微信朋友圈、走街串巷的宣传,不少来拉萨旅游的朋友开始购买他的手绘拉萨地图。

  为了宣传这张手绘地图,徐金龙将它当作名片免费送给一些游客,受到大家的追捧,并且在拉萨打开了手绘地图销售市场。从此以后,他有了一个网名“藏地里程”。同时,这张手绘拉萨地图荣获西藏旅游文创商品大赛“西藏礼物”荣誉称号,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有一天,我爷爷在家乡电视台看到关于我的报道后,知道我在西藏从事的工作和生活,才不再管我。”徐金龙说,他的第一版手绘拉萨地图还曾出现在电影《七十七天》中,觉得非常开心。

  掉进冰川

  死里逃生留下后遗症


  在拉萨城关区江苏东路的一家停车场,记者见到了徐金龙,他正准备去山南,提前勘察旅游线路,为乃东区手绘地图做前期准备工作。打开车门,高压锅、食用油、牛肉干、野餐使用的桌椅、棉被、氧气罐……车里有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东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徐金龙把家搬到了车上。

  “手绘地图之前,我要先勘路,为了赶时间,开车走到哪里算哪里。有些地方并没有饭店客栈,只能自己做饭。我车上的牛肉干,可以做100碗牛肉面。”徐金龙笑着说。

  除了这些日常用品,徐金龙还向记者展示了车上的两大包手绘地图。“这些手绘地图来自全国各地,有好的案例,也有手绘有问题的案例,还有我自己手绘的地图成果案例。”徐金龙如数家珍,一张一张地向记者介绍,这些手绘地图只是因工作随车带的,家里还有好几大箱子。

  “为了实现梦想,西藏勘路者,会用脚步走出最懂青藏高原的产品。”徐金龙说,2018年,他将“行走藏地”工作室注册成立了公司,主要从事文旅相关项目的创业。

  2019年11月,徐金龙去西藏的一处冰川游玩,不巧遇到冰崩,结果掉进了冰川融水里。冰川附近并没有人,徐金龙在冰水里困了两个半小时,靠着强大的求生本能,他拼命爬上岸,被人带到附近的村庄急救。

  “我在冰水里泡的时间太长,导致身体失温,在村民家里烤火三小时才缓过来。”徐金龙说,正是因为这次事故,导致自己身体留下了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只要遇到冷空气,他的鼻涕就像拧开的水龙头,流个不停。

  来藏逐梦十年

  想完成自己的情怀三部曲


  从2014年至今,徐金龙在西藏生活已经十年了。十年里,他摆过地摊、开过客栈,也曾给100多台的大型车队“上海至西藏自驾万里行”负责路线设计和行程安排,后勤保障及车辆调度;在电影《国民公路》纪录片中,他任路勘组组长、后勤组副组长;在2021年日喀则市定结县全域旅游调研、珠峰生态等调研项目中,他负责筹备落地工作……

  “我来西藏十年,也做了不少事情,但考虑到身体原因,不知道自己哪一天会离开雪域高原。”徐金龙说,不过,只要他在西藏一天,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

  徐金龙表示,拉萨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每次回到老家,他都会想着拉萨的蓝天白云、山川湖泊。即使自己离开了这里,他一生从事的工作可能也会与西藏文化和旅游发展相关。

  “目前,我正在完成我的情怀三部曲——地图(武将属性)、高反自测表(安全感属性),以及西藏历史大事件年表的思维导图(文化属性)。”徐金龙说,前面的两部曲基本已经完成,他正在做西藏历史大事件年表的思维导图,在前期筹备过程中,他收集的相关书籍就有几十斤重,目前已经整理了十多万字,最后再将十多万字浓缩成几千字,呈现在一张纸上。来西藏的游客只要看到这张纸,就能大致了解到西藏的历史脉络。

  “我在离开西藏前,想为西藏留下点什么。”徐金龙说,游客来到西藏,只要能用上他的情怀三部曲中的内容,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就有了价值。